吃人者张巡是英雄还是罪犯:情有可原理无可恕

时间:2012-12-11 10:18来源:百家讲坛 作者:王者觉仁 点击: 载入中...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史之乱”尚未终结,但是长安和洛阳两京已经收复,李唐朝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局势,所以这一年岁末,肃宗李亨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处决并惩治了一批两京失陷时投降燕朝的逆臣,二是册封并擢升了平叛期间的所有立功之臣。

然而,其中却有一人引起了满朝文武极大的争议:挺他的人认为他功勋卓著,足可名垂青史;贬他的人却认为他有罪,罪名很简单—吃人。

直到今天,关于这个人物的功过是非,仍然是聚讼纷纭,难有定论。而聚讼的焦点,仍是两个字:吃人。

这个千古争讼的人物,就是张巡。

张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史书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志气高迈,不拘小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张巡于开元末年登进士第,天宝中期入仕,初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县令,又任真源(今河南鹿邑东)县令。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愤而起兵,率领真源县吏民数千人,毅然揭起了反抗安禄山的大旗。

当时,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准备投降安禄山,遭到当地官吏和百姓的反对,令狐潮大怒,逮捕了100多名反抗者。不久安禄山的燕军来攻,令狐潮出城迎降,被关押的吏民趁机逃出监狱,然后关闭城门,抵拒令狐潮,并派人邀请附近县的张巡帮他们守城。

天宝十五载(756年)二月,张巡进入雍丘,斩杀了令狐潮的妻子儿女,随即加紧修筑防御工事。三月初,令狐潮会同燕将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率四万大军,突然进抵雍丘城下。守军大为恐惧,人心动摇。张巡对守城将士说:“此次来攻的叛军乃精锐之师,必然有轻我之心。倘若我们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发动突袭,敌人必定溃退。”

随后,张巡派1000人登城防守,同时亲率1000人,分成数队,突然冲出。张巡身先士卒,直扑燕军阵营。燕军猝不及防,被砍杀了一大片,只好暂时后撤。接下来的日子,燕军虽然将雍丘围得水泄不通,却始终攻不下来。每当燕军稍有松懈,张巡就会率众突袭,令燕军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巡派出敢死队进行夜袭,更是让燕军不胜其扰。

双方就这样对峙了60多天,经历了大小300余战。张巡和将士们一样,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不卸甲,身上受了伤,随便包扎一下就再度投入战斗,其顽强的斗志令燕军上下无不胆寒。

就在令狐潮一筹莫展的时候,关中传来消息,说潼关和长安已相继被燕军攻克,玄宗也已流亡巴蜀。令狐潮欣喜若狂,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给张巡,劝他投降。

令狐潮的劝降信一到,城中将士顿时人心惶惶,很多人丧失了斗志。有六名高级将领一起找到张巡,劝他说:“雍丘守军兵力薄弱,难以长期抵抗,如今皇帝是死是活也没人知道,不如投降燕军算了。”张巡看了看他们,无奈地点了点头。

次日,张巡将玄宗画像悬挂在大堂上,然后领着所有文武官员一起朝拜。大家都以为这是最后一次朝拜唐朝天子了,心中百感交集,无不泣下沾襟。就在此时,张巡忽然厉声大喝,命人将那六个将领当场逮捕,责以君臣大义,然后把他们全部斩首。

看着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所有文武官员都惊呆了。本来想投降的人彻底死心,再也不敢说半个降字,而那些不愿投降的人则群情振奋,于是士气更坚。

然而,雍丘毕竟是一座被围数月的孤城,长期得不到后勤补给,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箭没了。经过“斩六将”的事情之后,虽然将士们的战斗意志比以前更为坚定,但是仅凭意志是没法打仗的。

将士们为此愁眉苦脸,可张巡却气定神闲,没有人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巡夜的燕军士兵忽然发现,雍丘城头冒出了密密麻麻的黑衣人,粗略估计不下1000人。只见他们纷纷从城头缒下,行动迅速,悄无声息,显然是来偷袭的。巡逻兵立刻禀报了令狐潮。令狐潮当即召集所有弓箭手,命他们列阵于营前,朝着雍丘城头万箭齐发……

不知道过了多久,城头上那1000多个黑衣人身上像刺猬一样扎满了箭,却一个个纹丝不动—令狐潮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气急败坏的令狐潮急忙下令士兵停止射箭。

当守城将士兴高采烈地把1000多具稻草人拉上城楼后,清点战果,居然得箭数十万支。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巡逻兵又来报告,说雍丘城头又缒下500余名黑衣人。令狐潮冷笑着对左右说:“这八成又是稻草人,不用管他!”

可是,令狐潮万万没有料到,张巡这回出动的不是稻草人,而是敢死队!

500多名敢死队员犹如下山的猛虎一样直扑燕军军营,把毫无防备的燕军士卒砍得人仰马翻。令狐潮大惊失色,慌忙弃营而逃。张巡率众一直追出了十几里,方才勒马回城。

令狐潮连吃败仗,不得不率部撤往陈留(今河南开封陈留),数月间不敢复出。

十月初,经过数月休整的令狐潮又率一万多人进攻雍丘。张巡出城迎战,再次大破燕军,斩杀数千人,迫使令狐潮再度遁逃。至此,令狐潮终于不得不承认—张巡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可怕的对手!

雍丘之战,是古代城邑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张巡本人及其所率领的这支军队,也因此声名大振。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刚刚即位的伪燕皇帝安庆绪(安禄山之子)为了进军江淮,遂任命大将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命他刻期攻下睢阳(今河南商丘)。尹子奇赴任后,用最快的速度集结了13万大军,兵锋直指睢阳这个江淮门户。

战报传来,睢阳太守许远立刻遣使向张巡告急。正月末,张巡带着麾下仅有的3000人进驻睢阳。此时,许远的人马也只有3800人。也就是说,张巡与许远的兵力加起来,总共也不过区区6800人,却要迎战尹子奇的13万大军!

历史上著名的睢阳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很显然,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这一战,将比雍丘之战更悲壮、更惨烈、更艰苦卓绝、更惊心动魄……

敌人开始攻城了。

13万燕军像铺天盖地的洪水一样漫上了睢阳城头,那架势,仿佛顷刻之间就会把小小的睢阳城淹没。

然而,在张巡的亲自督战和指挥下,唐军昼夜苦战,击退了燕军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的进攻。16天下来,燕军在睢阳城下扔下了两万多具尸体,被唐军俘虏的将领更是多达60余人,可睢阳城依旧傲然屹立在燕军主帅尹子奇的面前。

第16天夜里,尹子奇不得不悄然拔营而走。

挫败燕军的第一阶段进攻后,许远已经对张巡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后,许远只负责粮草、军械等后勤事宜,将守城御敌的指挥权则全盘交给了张巡。

两个月后,尹子奇卷土重来。张巡激励将士说:“我等荷国厚恩,而今自当一死报国!”将士们群情激奋,皆愿死战。燕军见唐军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千人,却贸然出城和他们决战,顿时一个个捧腹大笑。

张巡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这是千古不易的战争铁律。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