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此役,敌之铁甲车、汽车均为废铁,炮镜、炮栓均被我军卸回,11日夜袭至12日上午,我军毙敌3000余名,我军营、连、排长伤亡五十余名,士兵千名以上。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勇气。日本《朝日新闻》次日做了这样的评论,“明治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喜峰口外,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
2011年12月24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37年7月28号,日军向北平郊区发动进攻,和中国守军展开激战,第二十九军的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阵亡,这是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国军队最早战死疆场的两位高级将领,他们的壮烈牺牲,在全国当即引起了巨大震动。
在那个烽烟四起强寇欺凌的年代,两位将军浴血抗战,为国捐躯的事迹激起了一代中国人,奋起为祖国而战的斗志,次年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在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的大会上称赞道,佟麟阁、赵登禹等人,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解说:她叫赵学芬,住在北京市内一个不大的民宅内,很少有人知道,她正是抗战名将赵登禹的女儿,赵登禹牺牲时她只有两岁多一点,对父亲最初的印象就是他的棺木,赵登禹牺牲后,遗体被京西龙泉寺的和尚们抬回了寺里。
赵学芬(赵登禹之女):他们说,这个棺材我们保存得挺好,每一年我们都给它刷油漆,刷一道一道,放在一个宽的板凳上,两个板凳上。据方丈和和尚们讲,我们得感谢,他们说你父亲没有死,我常常夜里还听见他在操练,然后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一想可能是人的这种幻觉吧。
解说:赵登禹,1898年出生在山东菏泽的一个农民家庭,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入伍之初,赵登禹不过是一个不拿粮饷的副兵,一次冯玉祥视察部队,见队列中一个高大士兵脚踩半只鞋十分不悦,这位身高近一米九的士兵回答,脚太大没有适合的鞋穿,此人正是赵登禹。冯玉祥知其籍贯后,问他练没练过武,赵登禹回答练过,同样身高体壮的冯玉祥跃跃欲试,要与他比试摔跤,赵登禹问真摔假摔,冯玉祥答当然是真摔。
赵学芬:连摔三跤,就把冯玉祥啪啪都撂倒了,当时他起不来了,冯玉祥,他就过去扶,结果连里头还有一些同志们就说,你看你怎么真这么摔他呢,不行,非得处罚你不可。后来冯玉祥站起来以后,他说不用你们处罚,我来给他带走吧,其实到那以后呢,冯将军就对他非常的喜爱。
解说:赵登禹日后写了一副好字,便得益于冯玉祥将军之鼓励。赵登禹后编入29军,布防于山西阳泉,此时29军之首领,为同样出身于西北军的宋哲元将军。1933年,宋哲元突然接到蒋介石急电,要他率部开赴平津长城一线,赵登禹随军进入冀东,一场大战势不可免。
张同新:伪满洲国成立以来,当时全世界各国都没有承认,大概承认的除了日本之外还有三个小国,所以它要想各国都能承认,就想在满洲国跟中国的本部间它有一个国界,那么国界是什么,它认为就是长城。
解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三省并成立伪满洲国,随后又不断向华北侵袭,1933年3月4日,日军侵入热河、承德,张学良部汤玉麟失守,全国舆论大哗,讥讽张学良为不抵抗将军,并将矛盾指向(国民政府)中央,指责蒋介石不抗日。不久蒋介石与张学良两人泛舟湖上,蒋对张说,你我兄弟大仁大义,现在船上容不下二人如何办,张说要跳下去,那我先跳,3月11日,张学良发表辞职通电,对失守热河负责。
日军攻占热河、承德之后,旋即紧迫长城各口威胁平津,蒋介石遂调集华北各军赴长城一线,宋哲元的29军正是在此时接到命令,驻守喜峰口长城的。宋哲元部当时有两万余人,而喜峰口防线却有绵延两百里,为振士气,宋哲元喊出,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张同新:你日本占领东北不合法,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就出现了矛盾,所以这些国家也希望国民政府能够表现出抵抗力量来,在长城沿线打一打,那么这样一打呢,它在国联上就好对日本进行要价,那么国民政府就感到它既有民气可用,军心也可用,又有国联的这种表态,所以它就表现出来,在长城沿线我要表现出实力。
解说:1933年的冀东,喜峰口长城群峰矗立,险要天成,占据高地则易守难攻,当年曹操正是从喜峰口出关,如神兵天将直扑辽东,一举歼灭乌桓,喜峰口自古为幽燕屏障。东侧老婆山控扼喜峰口镇及孩儿岭咽喉要路,西侧松亭山高地连接摩天岭,直抵盘家口滦河防线,平津安危均系此一线。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