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兵部尚书张时彻墓前石马重现 进行抢救性挖掘

时间:2014-11-19 09:57来源:大西北网-钱江晚报 作者:张楠,王波 点击: 载入中...

    老赵是工地的送桩工。昨天清晨5点多,他将一批桩送到古林秋实路上杉杉工业园区一个工地上。


    早上7点多,工地上多了些人,围着挖掘机看。好奇的老赵挤上前去一看,哟,怎么有匹石马。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10米外又挖出了一匹石马。


    两匹石马和正常的马一般大小,栩栩如生;马鞍、马鬃以及石基座上的祥云也是纤毫毕现,可惜的是没有马头。


    这石马什么身份,围观这么多人,谁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一时激动,老赵报警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了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谢国旗。他告诉记者,这两匹石马是明代兵部尚书张时彻的墓前石刻,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据史料记载,1577年,出身于鄞县张家潭张氏望族的张时彻去世,葬于故乡鄞县古林张江岸村。在古林镇老人的记忆中,张时彻的墓园面积约10亩,前有牌楼,后有两列对称的8尊石像,分别是人、马、羊和虎,还有一座假山。古墓外围有围墙和小河环绕。


    可惜的是,岁月变迁,解放前牌楼在一次大风中被吹倒,解放初张时彻坟被拆,文革以后,墓道7座石像被敲掉当作晒场地基;石马和其他石刻都埋在了地下。


    谢国旗说,他们一直知道这块地下埋藏宝贝。以前处于保护文物的考虑,一直没有挖掘过。


    如今这块地要建造厂房,他们决定进行抢救性挖掘。昨天早上的挖掘正是他们的安排。


    目前,他们已经抢救出了两匹石马,可下面还埋藏着什么宝贝,他们还不得而知。抢救性挖掘将持续到今天。


    张时彻(1500-1577),字维静,号东沙,又号九一,汉族,鄞县布政张家潭村,就是现在的鄞州区古林镇人。他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南京兵部尚书,算得上宁波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


    55岁那年,张时彻遭奸臣严嵩父子的陷害,被迫弃官回家。


    2005年,鄞州区古林布政张江岸自然村在动迁时,曾经抢救出一尊文臣石像,连底座高3.22米,净高3.02米,头高0.82米,肩宽1.05米,为梅园石材质。头戴幞头式官帽,姿态淡定雍容;双手捧笏,自信坚毅;身穿连体袍服,袖宽而大,几欲垂地,显得潇洒飘逸,风度翩翩。经认定,石像和此次挖出的石马,同属于墓前石刻。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82岁奶奶把家里变奇石博物馆 搬家时6车行李是石头
  • 昔阳石马寺藏北魏石窟 悬蜗卧顶特色建构世所罕见
  • 村民下河摸鱼捞出清墓葬石香炉
  • 明山西巡抚胡瑞墓文物屡被盗 村民悬赏5千找石马
  • 秦始皇帝陵出土"军备库" 发现非实战装备石马甲
  • 江陵400年守墓石马被盗 曾有商人欲100万购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