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董瑞丰)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汪筱林带领的科考队,在新疆哈密戈壁中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一件超过200枚翼龙蛋、胚胎和骨骼化石三维一体保存的重要标本,其中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的胚胎化石,这是全世界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1日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右)与科考队员周忠和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现场观察(资料照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右)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向记者讲述考察过程(11月30日摄)。

这是在新疆哈密发现的砂岩中保存的翼龙蛋与胚胎的化石标本(资料照片)。

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成果发布。

新疆哈密科考队成员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现场进行野外抢救性采集(资料照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新疆哈密科考队成员陈鹤向记者展示哈密翼龙蛋及胚胎化石模型和哈密翼龙复原图(11月30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右)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向记者讲述考察过程(11月30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向记者展示一块在现场发现的哈密翼龙头饰化石(11月30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用锥束显微CT处理化石标本(11月28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准备用锥束显微CT处理化石标本(11月28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左)和学生们在讨论哈密翼龙化石的处理方案(11月28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挖掘现场处理化石标本(2012年9月17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挖掘现场处理化石标本(2012年9月13日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挖掘现场处理化石标本(2012年9月14日摄)。

科研工作人员在位于新疆哈密的哈密翼龙化石遗址采集化石标本(2012年9月14日摄)。
翼龙是地球上第一类飞向天空、也是唯一绝灭的飞行脊椎动物,因其飞行需要,演化出纤细中空的骨骼。世界上翼龙化石十分稀少,翼龙蛋和胚胎化石更是罕见,导致科学家很难解释翼龙的大量生物学问题如胚胎发育、生殖策略等。
根据此次发现的胚胎研究,科学家认为哈密翼龙后肢发育速度较前肢快,孵化之后的婴儿具有地面行动能力,但还不能飞行,因为牙齿萌发较晚,很可能也无法主动捕食,需要父母进行喂食。这就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虽然是一种相对早熟型的胚胎发育模式,但翼龙胚胎发育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早熟,还需要成年翼龙的照料。
翼龙蛋与骨骼化石如此密集,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介绍,一方面,可以证实翼龙具有群居的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推断这些数量巨大的翼龙和翼龙蛋化石很可能经历了多次湖泊风暴事件,这种高能的风暴经过翼龙巢穴,将翼龙蛋及生活着的不同大小、不同性别的翼龙带入湖中或岸边,经过短时间漂浮聚集后一起快速埋藏。
据了解,汪筱林率领的科考队历经十多年,考察了哈密地区上千平方公里的戈壁大漠,厘定了翼龙及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富集和埋藏规律。如今,这里已成为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对了解和揭示翼龙生命史和深入了解白垩纪古环境、古气候和古地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