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广东肇庆的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自己读初一的女儿开学领到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出版的英语课本里出现了大量广告内容,此事引起不少网民关注。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教材中夹带广告的情况确实存在。
2011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印规范》,其中规定,教科书内不得有广告内容。
肇庆中学为何要选择有大量广告的教科书作为教材?采购这教材的教育部门,不大可能对教材中大量存在的广告视而不见,如真是没发现,那倒真是玩忽职守到家了。采购教科书成了腐败的温床,这已屡见不鲜,去年湖北教育厅就采购了320万册盗版新华字典给学生,而不少教育部门与学校采购的教材都存在质量低劣的情况。
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教材销售处于垄断经营,学校财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透明;另一方面在于监督管理形同虚设。就学校而言,教育系统的经费属单位自管,财政、审计等部门仅在每年的审计检查中走走形式,走走过场。
只有改变垄断局面,让学校对当年教材教辅价格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监督,才能杜绝质量低劣和夹带大量广告的劣质甚至伪冒教材出现。那些出版此类“教材”的编写机构,也应当受到严厉的惩处,他们与使用这些教材的教育部门或学校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也需彻查清楚。让对此事件负有责任的各方都受到惩处,才能还学生一个有利于成长的教育环境。戴先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