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发现的3500年前商代古沉舟,历经两年的脱水浸渍处理后,日前顺利“出浴”,迈出独木舟保护的关键一步。
这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最大、最完整的商代独木舟,2009年7月发现于息县城郊淮河西岸,舟长9.28米,最宽处0.78米,高0.6米。整个舟体由一圆木剖凿而成,经测定其树种为母生树,系热带树种,现江淮地区已经绝迹。
独木舟出土后藏于信阳博物馆,2012年开始实施脱水处理。据介绍,由于独木舟沉于淮河水底几千年,舟体绝对含水率普遍在200-300%之间,必须进行脱水处理,才能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即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分别对古沉舟进行保湿和浸渍处理,相当于一次高科技“洗澡”.
主持该保护项目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陈家昌介绍,随着现场脱水浸渍工作的完成,独木舟保护迈出关键一步。接下来将继续进行定型加固、修复补全、防霉杀菌及封护处理等,整个保护过程需5年以上时间,待完成全部保护过程,世人将能一窥古沉舟全貌。
商代独木舟的发现对研究我国航运史以及当地古气候、水上交通史、造船史、息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