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在香港组建第三势力

时间:2014-06-25 08:30来源:世纪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张发奎

 

张发奎

 

  张发奎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他同一般国民党将领的差异表现在:北伐战争中功勋卓著;三次武装反蒋;对中共党员的同情与支持以及50年代在香港组建“第三势力”.


  第三势力的前身“自由民主大同盟”,原是1949年9月李宗仁在广州创立的,骨干分子是改组派与桂系立法委员。由于李宗仁远走美国,这个大同盟名存实亡。第三势力诸团体在香港最具规模的是1952年成立的“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以下简称“战盟”)。然而,张发奎坚持把李宗仁与桂系势力赶出了“战盟”.


  张发奎与美方挂钩后,中情局每月划拨一万多元给“战盟”.而在“战盟”支出中,张国焘主办的《中国之声》要月支两万港元。1950年3月1日,蒋介石正在台北复“总统”职,李宗仁心有不甘,便在美国公开宣称,他在华南有几十万游击队均已交张发奎统率,随时可以反攻大陆。张发奎不想打破他与港英之间的微妙平衡,在香港报纸辟谣,否认李宗仁的话。但张发奎不是没做反攻大陆的迷梦,曾召集70多个粤西南籍的流亡军人,两次试图“打回老家”都流产。后来,做过张发奎副官的华秉钺声称故乡有几百名游击队员准备迎接空降,他被派空降在张发奎故乡粤北始兴县清化乡。刚着陆就被当地农民围捕,华秉钺以“美蒋特务”罪被公审枪决。最大一组是空投到海南岛的30多人,全部被俘处决。


  由于“战盟”内部品类复杂,分歧与丑闻陆续暴露。战盟中常委伍宪子悄悄访台接受蒋介石3万美金赠款,战盟中执委王同荣向台湾调查局卖情报……不久,战盟秘书长程思远遗失了一份密件。张发奎一怒之下将程开除出盟。程为此怀恨在心,使得“战盟”在菲律宾、日本设立总部的计划陆续夭折。还有人反映:张国焘手脚不干净,他把家里女佣都列入《中国之声》的员工薪酬册中,一应开支虚报冒领!


  这样一个同床异梦的组合,自然不可能撑持下去。1954年8月,张发奎决定改组同盟,这个“战盟”就此名存实亡。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二战受降时的变故:英国曾强制接管香港
  • 抗战中香港八路军办事处为何不挂牌子没有办公室
  •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中英海军对峙
  • 蒋介石为何放弃收复香港?
  • 1949年关麟征出逃香港:国民党没救了 台湾去不得
  • 香港回归时的“政治保险”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