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

时间:2013-10-14 08:01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祁秀梅

 

祁秀梅


  1987年的春夏之交,黄土高原的清晨尚有丝丝凉意,镇原县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外国友人。他们是法国艺术局执行主席、法中友协艺术委员会主席让·皮埃尔吉莱姆先生和夫人瓦西埃一行三人。三位外国友人专程拜访了居住在偏僻乡村的一个农村老年妇女,重金收购她的作品三百多幅。她就是着名民间剪纸艺术家祁秀梅。


  祁秀梅(1920年-1990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乡包庄行政村黄畔自然村人,政协镇原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员,在国内外剪纸艺术界享有盛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她天资聪悟,心灵手巧。幼时因家境贫穷,未能上学,但却酷爱剪纸和刺绣,长期坚持不懈,刻苦磨练,从模仿、传承到独创,技法娴熟,随心所欲,手随心到,形随手成,出神入化,可谓神剪。


  祁秀梅,是甘肃剪纸的集大成者。甘肃剪纸以庆阳和镇原两地为最,其风格比陕北和吕梁等地的剪纸更加古朴、简练,其所载的文化内涵,也更为具有图腾的意味。甘肃剪纸是抓髻娃娃形象最多的一种剪纸,抓髻娃娃的原型,就是金文的"天",也就是郭沫若先生考证认为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族的族徽。这种古朴原始的艺术并非出于民众的审美要求,而是有极强的实用功能。剪纸,是有关生存和繁衍的巫术活动,如用"疗病娃娃"来抵御疾病灾难的侵袭,用"娃娃坐莲"来昭示生命的繁衍。


  祁秀梅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自成一家。剪纸表现的内容主要分为传统民俗和现代两大部分,共一千多种。民俗及传统剪纸保留了古代羌戎部落的原始图腾崇拜,寓意深刻,具有神秘雄奇特点,大胆夸张变形,粗犷中包含了阳刚之气,穿插多变的线条体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稚拙美,纯朴浑厚,技巧娴熟高超。表现的题材,有十二生肖、二龙戏珠、四龙捧珠、娃娃戏莲、莲里坐娃、莲里生子、鹿鹤回春、鸳鸯绕莲、太极图、生命树、抓髻娃娃、燎疳娃娃、骆驼进宝、吉兽进宝、狮子滚绣球、鱼儿钻莲、连年吉庆、蝴蝶钻花、金鸡戏牡丹等。反映民间故事的有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唐僧取经、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人头龙、优羲图、猫捕鸟等。现代剪纸作品主要是反映农村社会主义精神风貌,代表作是大型作品《庆祝国庆》,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热烈场面和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剪技法主要有阳明剪、对称剪、单剪、混合剪、影形剪;运用染色、套色、剪纸绘结合的色彩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富有特色。图形有窗花、门饰、顶棚花、鞋花、枕头花、炕围花。除剪纸外,她的刺绣技艺也很出色。


  祁秀梅的剪纸艺术在当地早有影响。最早收藏和推介她的作品的当属国际民间艺术大师王光普,当他在镇原县文化馆看到祁秀梅的作品时欣喜不已,连夜步行到她家去收集。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聘请祁秀梅进京讲学表演,《人民日报》1986年2月6日以专版介绍她的剪纸艺术,其作品《生命树》引起各界剪纸艺人的高度重视。《中国美术报》《中国剪纸报》《甘肃日报》先后介绍了她的剪纸作品及其艺术生涯。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拍摄了她的剪纸艺术,专片播放。1985年,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靳之林先生访问法国时,在法国的一家报纸以头版头条位置,把祁秀梅介绍给法国艺术家。1993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计生委联合摄制30集《国情国策》大型电视系列片,摄制组专程来她家对她及其外甥女惠富君的剪纸拍摄了专辑。《中国现代书画家篆刻名人录》《中国现代艺术人才大集》《中国民间美术大全》等大型辞书收录介绍了她的作品。其作品地、县文化馆均有收藏,中央美术学院收藏200多幅。她的作品还流传到意大利、日本和新加坡。2004年6月6日,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纽约)、东西方民俗艺术委员会、东西方剪纸艺术家协会授予祁秀梅"东西方杰出的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称号。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剪纸艺术家祁秀梅作品欣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