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周青铜器铭文

时间:2012-02-14 08:05来源:兰州新闻网 作者:曾德华 点击: 载入中...

逨盘

逨盘

刖人守门鬲

刖人守门鬲

卫盉

卫盉

何尊上的铭文拓片

何尊上的铭文拓片

    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青铜文化极为丰厚,自西汉神爵四年出土西周青铜器,两千年来宝鸡出土周秦青铜器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宝鸡地区又出土大批青铜器,尤其是西周初期重器“何尊”的出土、史籍失载的弓鱼国墓地的发现、岐山董家村窖藏青铜器37件的面世、扶风庄白一号窖藏103件青铜器的发掘等,令世界为之震惊。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凡有博物馆的地方,必有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国内各地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也有很多出土于这里,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宝鸡青铜器出土全国之最

    青铜时代是人类利用金属的第一个时代,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约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和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约起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始于夏、盛于商代后期和西周,直到战国后期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跨越约1500年的历史。

    古代贵重的礼器中,以青铜器最多,古人之所以把青铜器埋藏于地下,主要出于祭祀,或是王公贵族死后的随葬品,或为躲避战乱把家族祭器和财物埋入地下的窖穴,如陕西宝鸡周原地区历年发现的大批窖藏青铜器,就是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之时公卿贵族逃离时埋下的,以待天下太平之后再回来继续享用,谁知一去不复返,这些掩埋物便成为无主的财物一直存留下来。

    在全国发现和出土周秦青铜器较集中的地区如陕西西安、咸阳、宝鸡和河南洛阳等地中,宝鸡以出土器物数量大、重器多而闻名海内外。宝鸡是先周、先秦的都邑,西周、秦朝的宗庙墓葬所在地长达700多年,因此墓葬和窖藏之宝极多,犹以青铜器为最,人们喻之为周秦青铜器的宝库。两千年来,宝鸡地区出土周秦青铜器5万多件,目前全市馆藏青铜器为15000件,而且是成辅成套。宝鸡出土周秦青铜器之多、数量之巨,堪称全国之最。宝鸡出土的大量周秦有铭青铜器,对研究周秦历史和夏商周断代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2800年前的错版铭文铜鼎

    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杨家村5位农民在挖土时挖出一座青铜器宝藏。考古专家连夜挖掘清理,发现精美大鼎12尊,出土的27件国宝件件有铭文,总计达4048字。消息经各种媒体传播,轰动全世界。专家总结这次重大发现有8个第一,特别是第一次发现4000多字的铭文,第一次发现铭文中年月干支、月象四要素俱全,并多次使用,在商周断代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逨盘是这次青铜国宝之王,优美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气势恢宏的长篇铭文,令人叹为观止。在著名的青铜国宝中,逨盘铭文达372字,其造型精美和铭文之多堪称中国第一盘。在逨盘的铭文中,第一次发现系统介绍一个家族八代世袭,第一次发现记录从文王、武王到厉王及宣王12位王,第一次在青铜器铭文中发现孝王。

    令人惊奇的是,发现一组12件套逨鼎,创中国考古之最。更有趣的是发现铸四三年逨鼎铭文错段,四三年逨鼎记述“逨”因治理林泽有功,被周王室册封奖赏的情况,共314字。在这三段铭文中,专家惊奇地发现,这个鼎竟把第一段铭文和第三段铸错了,现代一枚错版邮票都让收藏家惊喜若狂,一段2780年前的铜鼎错版铭文岂不让人大开眼界?

    还有一只环带纹鼎出土时,专家发现上面刻的铭文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人刮掉,只留下一些文字残迹,给人以无尽的猜想。难道这只纹鼎是战利品,或是经交易换了主人,或者是偷来怕人发现便刮掉原有的刻记,给我们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国宝重器中惊现3000年前的“中国”

    青铜何尊堪称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精品,专家们称为“镇国之宝”。何尊是西周早期奴隶主贵族“何”铸造的一件豪华典雅的青铜酒器。铸于周成王五年,尊底有122字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在洛阳修建成周东都的历史,印证了《史记》所载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的史实,经专家考证,铭文中的“中国”两个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称谓。

    灭商建立西周政权后,由于商朝奴隶主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并且与东南夷联合,对西周王朝威胁很大。为巩固西周政权,武王制定了营建洛邑的重大举措。从铭文可知,武王初步营建新都,对于巩固周王朝至关重要,从此洛邑就成了历史上许多封建王朝的国都所在地。

    何尊造型精美,纹饰瑰丽,又有重要历史价值,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记年铭的铜器,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中的“中国”,就是指西周的陪都成周“洛邑”,意思是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说明了武王想在河南一带建立国都,藉以控制东方的战略思想。

    —中国第一部法律判决书

    铸于西周中后期的青铜浇水器——,它的盖与腹内铸有157字铭文,记载了中国第一个法律判决书。铭文记载一个叫牧牛(管理放牛奴隶的小头目)的人,违背了先前的誓言,状告了自己的上司,法官

    伯扬父将其判定为诬告,判决本因鞭打一千下、处以脸上刺字的墨刑,经过宽佑减刑,鞭打五百,罚铜三百锊,并让牧牛重新立誓认罪结案。

    铭文是西周一桩诉讼案件的真实记录,堪称一部生动、具体、形象的西周青铜法典。但透过铭文,西周把下级状告上级的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动之以刑,在今天看来是不妥的。在案件审判中采用了一审结案的做法,不允许上诉,这就使牧牛走投无路,无法再申诉,酿成一起冤假错案。另外将盟誓当作判决根据,并决定着诉讼能否终止,这更反映了西周法律的不平等性。

    卫盉——中国第一部土地交易地契

    卫盉,是一种酒器,在盖内铸有132字铭文,记载了在周恭王三年三月,矩伯为参加共王的太常典礼,与裘卫(掌管裘皮生产的小官)用朝觐的玉彰(一种玉器)、赤琥(赤色的虎皮)等物交换了13田土地(约合现在的1300多亩),荣伯、定伯等执政大臣命令有司主持双方土地交易,这件器物的铭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地契。铭文明确记载了一件玉璋价值贝八十朋,两件赤琥、两件麂韨和一件贲(祭祀时用的披肩、围裙及蔽膝)价值贝二十朋。把贝这种货币作为衡量实物价值的尺度,这在周代青铜器铭文里,还属首次发现。另外像裘卫这种掌管裘皮生产的小官吏利用自己掌握的手工业产品为自己换取土地,这表明身份不高的庶姓家族经济地位的上升。

    卫鼎,内壁铸有207字铭文,记录了周恭王五年正月,裘卫和邦厉君进行土地交易,在有关大臣的主持下,双方立誓,勘定田地疆界,办理交割手续,说明了当时西周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西周早期的土地制度是以周天子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土地所有制。周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和臣下,诸侯在国内又按照宗法关系,分封采邑给卿大夫,由奴隶无偿代耕,除劳役和纳贡之外,不再收取地租,西周早期土地是不能买卖的。到了西周中期以后,奴隶主贵族私人之间,易田租田的事情不断发生,新的经济形式——地租开始出现,说明西周土地王有制形式已经松动,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出现。

    铭文和艺术造型反映西周社会和礼制

    刖人守门鬲,看上去像一个小火锅,但它真正的价值在鬲上守门的人受了砍掉脚的刖刑,史书上就有刖足者守门的记载,这件青铜器是贵族形象化的法律讣告。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不少记载当时的战争,如簋、师同鼎等器物的铭文中记载了周穆王时期征伐北戎的战争中,对获得战功的军官、同等人的奖赏,铸簋、鼎以示纪念。

    簋,是目前发现最大的商周时期的青铜簋,其造型之气势磅礴,堪称簋中之王,因为周厉王所作,也叫王簋。其底部铭文124字,堪称金文书法中的精品。

    宰兽簋,是周仪王时一位名称兽的宰相家用器,簋盖上126字的铭文,记载了周王让宰相兽去负责管理周康王庙及财产的册命仪式。

    这些青铜器反映周朝的社会等级,制作时无不追求器形和图案的精美。原始的神秘观念、肃穆的命题,结合浪漫的想象,使这些青铜器散发出震撼心弦的艺术魅力。

    还有如貘尊、象尊、鸟尊、鱼尊、蛇形泡、青铜舞人、伯格卣等众多青铜器中,有很多造型精美、工艺绝伦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农牧繁荣的景象。

    在众多青铜器艺术珍品中,纹饰和造型最精美的当属折觥。觥是古代酒器,而折觥以吉祥的羊为整体造型,各个局部又是由一条条回龙及蛇、鱼、象鼻、燕子、蝉纹、猫头鹰等上百种不同动物形象组合在一起。动物造型多而构思神奇,整器由云雷纹衬底,图案庄重富丽,使这件青铜器在全世界成为绝无仅有的瑰宝。

    在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有很多是酒器,如尊、爵、觚、卣、觥等。觥是斟酒器,觥筹交错指的就是它。西周是礼制社会,在使用这些器皿时都有严明的礼制等级。作为食器的鼎、克、簋组合,又形成严格的列鼎等级制度,即天子吃饭时用九鼎八簋,诸候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卿士用三鼎二簋。在祭祀大典和宴饮时,要敲奏编钟奏乐,称之为钟鸣鼎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揭秘千年敦煌壁画:找寻莫高窟真正的缔造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