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天!”望着巷尾醒目的红底白字,在渝中区山城巷住了近60年的彭大爷,最终还是搬到石板坡。
彭大爷住过的山城巷,是一条长长石梯道,从南纪门起,顺着城墙内侧朝通远门方向一直延伸到领事巷,外侧是长江。这一片吊脚楼,成了名副其实江景房。
记者印象中,以山城命名的巷子,重庆仅此一处。虽然房子破旧,但400多户居民大半是老重庆。虽然大多人去楼空,但吊脚楼上眯着眼睛晒太阳的老猫,似乎不知道主人已经离去。
四代人居住近百年
百年老巷的上口,是法国传教士修建的仁爱堂和仁爱医院。1900年法国传教士立杆点灯,得名天灯巷。1972年,这里更名为山城巷。
69岁的巷中老人曾伯禄说,山城巷上半段原来叫仁爱堂,下半段叫天灯巷,中间一条支巷叫体心堂。“叫山城巷,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
老人出生后一直住在这儿。他指着山城栈道入口处一株粗壮的黄葛树喃喃自语:“那棵树,是我八九岁时种的,当时只有筷子粗,现在得一人合抱。”
曾伯禄不知道祖辈何时在此落户,只知道姨婆刘世清是永川人,是她带着自己外婆一家从永川迁到这儿。“家里人最多时有近十口,都挤在这3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里。”
孩子们成家后,只剩下他和老伴两人住。
印象中,姨婆刘世清是位有见识的人,给大官做过饭,开过饭店。曾伯禄的父母在这条巷子里卖过小面、抄手、发糕,都是姨婆亲传的手艺。
看门点菜的步道火锅
看着人来人往的过客,曾伯禄都会热情介绍老邻居兰文斌师长官邸--厚庐,带人去看早已荒芜的金汤门城墙遗址,还会打开吊脚楼侧门,让游客们合影。
曾伯禄高兴,因为山城步道开通后,这里人气又旺起来。去年国庆小长假,像赶场一样,还来了很多老外。老外们都说,这里的夜景比纽约还美。
如织的人流让老人想起了以前的山城巷。“这里是上下半城必经之路,曾经住过不少达官贵人。步道直通河边菜码头,老百姓吃的菜,曾经都要在这里卸货。”曾伯禄说,仁爱堂医院当时特别出名,每周末,3楼都会为医生们举行舞会。
说起这条巷子的人和事,老人如数家珍。正聊得兴起,坡下两位90后打扮的女生上前问路,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搬走了,山城步道火锅的老穆已经搬到南坪去了。”这也是曾伯禄近段时间以来,回答游客最多的一句话。
两名女生是重庆大学学生,对山城步道火锅慕名而来。紧闭的大门上,依然整整齐齐地用粉笔标着菜品价格。不同的是,门中显眼位置,老板用白粉笔留下新店地址和电话,落款时间是2016年11月26日。
“山城步道火锅曾是重庆超人气的火锅,巷道里简单搭上棚子,摆两张桌子,吊好电灯泡,就营业了。”曾经在火锅店帮工的小徐还未搬走,他说,在这里吃火锅一般需要提前一天预约,排队一两个小时是常态。“老板只在晚上营业,白天不开门。店里没有菜单,所有菜品价格都写在门上,食客看门点菜。”
最难忘老重庆的味道
步道旁金黄色的黄葛树叶飘飘落落,拿着手机自拍的一对对情侣来来往往。
步道尽头,一块木牌写着“大树咖啡”几个字,过道上摆着精致茶具以及主人种的水仙。
26岁的张恒,是这家咖啡店的新合伙人,去年9月入股。在武汉理工大学念书的张恒,大三时去法国做了交换生,2013年毕业,回到重庆从事工程造价工作,月薪1万元左右。
“去年工作不太顺心,来步道玩偶然发现了这家咖啡店,当时就对上了眼。”张恒轻描淡写地说,与老板刘哥闲聊,一拍即合,第二天就来店里上班。
名为大树咖啡,更多卖的是茶。张恒偶尔会制作手工牛轧糖和一些甜点。他这辈子做过最疯狂的事,就是辞职来这里。家人很反对,但他没后悔。
“从重庆到武汉到法国,看过很多地方风景,最难忘的还是家乡味道。”张恒说,如果不了解家乡,走再多地方都是没有意义。“为自己而活,我想这是老街和大树带给我的人生阅历。”
张恒口中的刘哥,是大树咖啡第二任老板刘宁毅,是个土生土长的重庆汉子,2015年3月接手大树咖啡。
到偏僻老巷开咖啡店,是刘宁毅从小的梦想。刘宁毅喜欢这里的安静,桌上摆了几本他在此创作的叙事诗。他认为,这是老重庆味道保留得最完整的地方。刘宁毅说,小时候经常跟着老一辈去茶馆听故事,现在纯粹的茶馆已经很少了,所以,“我想自己开一家茶馆,保留住老重庆的味道。”
本月10日,大树咖啡也将关门。面对未来,张恒还没有打算。看着门前牌子上写得两行字--“在这里,过去的时光能倒流;昔日的足迹,能寻觅;那时的体温,能感受。”这位90后海归男生,又陷入了沉思。
重庆晚报记者 何浩 毕克勤 实习生 王艺 摄影报道
传统风貌片区
百年老巷何去何从?是否即将消失?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山城巷将统一打造,不会大拆大建,定位是巴渝风貌区,主要展现重庆本土建筑元素、山城特色街巷空间、重庆特色民俗活动等。“以原有民居为原型的建筑和环境统一,体现重庆山城民居原始风貌,打造巴渝风情民宿主题区。”该负责人说,未来这里将成为以民宿、休闲慢吧和生活配套为主的民宿及特色旅游配套产业聚集区。
重庆晚报记者获悉,山城巷将作为下半城打造的城市七阳台之一,供市民休闲、摄影、跑步等,按照5A景区标准配套公共卫生间、医务室、专用旅游停车场等。相关部门还将对厚庐、体心堂42号民居、石朝门、长乐永康石朝门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缮。
据悉,2015年5月市政府正式批准《重庆市主城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山城巷及金汤门与十八梯、白象街、打铜街、南山-黄山等确定为28个传统风貌片区。
主要看点
1、法国仁爱堂
1900年开建,1902年竣工,1944年改为陪都中医院,也是重庆第一中医院前身。
2、厚庐
兰文斌官邸。兰文斌是国民革命军21军第七师师长,驻扎浮图关,属于川军主力。
3、长乐永康石朝门
清代所建,刻有“长乐永康”4字。
4、体心堂42号民居
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大门呈八卦形态,内有很多精美灰塑、雕花门窗。
西藏唐卡颜料技艺传承人:法律保障“非遗”有效传承
2017-01-07 15:06: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新记者姓名} 责任编辑:
2017年01月07日 1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 中新社拉萨1月7日电 题:西藏唐卡颜料技艺传承人:法律保障“非遗”有效传承
中新社记者 陈韬彬
“过去我们作为技艺人并没有什么特殊身份,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种爱好或责任。现在很多责任明确了,法律的保障,更有利于这种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阿旺晋美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阿旺晋美有一个更突出的身份--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目前这一领域唯一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所提到的法律是指:2011年中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2014年西藏出台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在这两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为保护和抢救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阿旺晋美付出了艰辛的代价。
制作和应用矿植物绘画颜料在西藏已有数千年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的唐卡,其用料极为讲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植物原料,用这些颜料绘制出来的唐卡可保存千年之久。这也使得以壁画、唐卡为主的西藏绘画艺术成为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过去唐卡画师所用的颜料多由自己制作、调配,由于技艺复杂,能用传统技艺制作颜料的老艺人逐渐凋零,制作技艺在1959年以后就面临失传,只能在史料中找到零星的记载。
1996年,西藏大学专门组织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四人研究小组。抱着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的信念,四人揣着2000元人民币科研经费和一腔热血穿梭于高原各地。阿旺晋美便是其中一员。
他介绍,当时他们去各地寻找掌握这项技艺的老艺人,听其口述并做记录,回来后又进行无数次地实验。经三年努力,才把这项技艺基本抢救出来了,并恢复颜料生产。
石青颜矿是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的重要原料。西藏和平解放后,石青颜矿已基本停止开采,但近几年颜矿需求增加,致有些人“重操旧业”.这让阿旺晋美很是担忧。
让他欣慰的是,2014年正式施行的《办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限量开采、提高利用率等措施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天然原材料和珍稀矿产;严禁乱采、滥挖或者盗卖。
藏传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如今已获国家专利,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阿旺晋美告诉记者,藏族传统矿植物颜料仅10余种,目前近40种,很多过去买不到的颜料,现在市场都能满足。
“法律规范和加大宣传后,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更是强多了。”阿旺晋美补充道。
说唱艺术《格萨尔王传》被称为“东方的荷马史诗”,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27岁的斯塔多吉,是目前中国最年轻、学历最高的格萨尔说唱艺人。正在西藏大学攻读硕士的他告诉记者,《办法》对于格萨尔艺人来说是重要法律保障,对西藏“非遗”的传承是永久性的。“我每天早上都要录制两个小时的音频资料。”
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阿旺旦增介绍,2014年《办法》出台,标志着西藏“非遗”保护正式步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办法》就“非遗”保存与保护、传承与利用等各个环节作出了符合西藏实际的规定。
记者梳理发现,仅2016年,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保护“非遗”方面就取得了多项成果,包括完成传统八大藏戏剧本编写、挖掘并排练被称作“西藏戏剧之祖”的巴贡戏,完成对“嘎尔”传承人平措玉杰在内的10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