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央纪委官网通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各类违反规定饮酒案例超过30起。“新华视点”记者了解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年间,全国多地陆续出台规定: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这比此前各地曾规定的“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更为严格。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干部仍然通过种种方式搞变通违规喝酒。
曾几何时,“酒桌上好办事”、“不喝酒就没法拉近感情”、“无酒不说话、无酒不办事”之类的观念在官场、商场甚为流行,甚至形成了所谓的“酒桌文化”,大家谈公事的时候不在办公室、会议室,而是要在推杯换盏、酒意微醺之际。酒精似乎成了一种媒介和催化剂,让刚性的制度得以软化,让难办的事儿变得好商量。
也正是在酒精的催化之下,一些领导干部的党性被催眠、意志被瓦解,不该变通的事情有了转圜的余地,涉及公众利益的公权力被隐秘地出售。所以,官场的“酒桌文化”必须被革除干净,这不仅仅是防范公款吃喝的要求,更是保持官员清醒与廉洁的必然之举。
此前,我们曾仅仅规定不许公款喝酒、不许工作日的中午喝酒,这当然是不够的,因为酒桌文化源远流长,其具有强大的“惯性”,要让将其彻底刹住,就需要更严格的规范与监管。否则,晚餐、夜宵时吃吃喝喝、借酒遮脸、权钱交易的情况还是会发生。
我们需要最严禁酒令,首先需要的是一个细则,必须说清楚所有的公务接待、工作时间,所有含酒精的饮料都不得饮用,否则可能就会有人说:我们自费喝一点行不行?来点啤酒好不好?周末再约成不成……
虽然禁酒令不要求公务员彻底戒酒,但只要和公务相关,就理应滴酒不沾--即便是周末、节假日,即便是有人自掏腰包,只要酒友们不是纯私人的亲友关系,只要酒桌上谈到公事,就算是违规违纪。
要让禁酒令得到最严格的执行,一方面需要严格监管,比如说管好账目,杜绝公款吃喝,比如说机关办公楼可以配备酒精检测仪,让涉嫌工作时间喝酒的公务员上班前吹一吹……
另一方面,公务接待和商谈公事都要有严格的记录。这既是指公务接待的消费记录,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花了多少钱,也是指谈公事时的会议记录。如果谈话办事都是在酒桌上而不是在正规的办公场所,恐怕相关的会议记录就会“露出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