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制于明末的德化瓷香炉上有四圈古阿拉伯文字,2日现福建永春。泉州文物界人士表示,此乃国内首现。为何香炉上面会有古阿拉伯文字?其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发现 香炉腹壁有四圈古阿拉伯文
施政强是永春民间收藏家,这个香炉是他在永春收藏到的。
“明末德化窑葱根白釉古阿拉伯文开光三足炉”,这是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为这个香炉定义的名字。只见该香炉敞口、直腹、三足,内底满釉微凹,外底素胎微鼓,腹壁外部以四圈古阿拉伯文开光。经测量,这个圆形香炉外径12.2厘米,内径10.5厘米,高7.2厘米。如今,这个经历了三四百年光阴的香炉腹部已出现两条“八”字形的裂缝。
据了解,1995年,陈建中受邀到英国讲解德化瓷,曾在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看到过一个腹壁上也有着古阿拉伯文的香炉。之后,作为德化瓷的资深研究者,他曾在国内寻找有着阿拉伯文足迹的瓷器,直至近期才在永春发现这个类似的香炉。
研究 香炉背后的故事
这个香炉真正引起陈建中兴趣的,就是其腹壁的那四圈古阿拉伯文。为此,他通过亲友关系,找到了阿拉伯语译审资深翻译,对香炉腹壁上那四圈古阿拉伯文进行了翻译。
陈建中说,蒲氏族谱记载了其族人是永春香业的开创人,至明清时,以香谋生的蒲氏族人已经将永春的香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这个阿拉伯文香炉的发现,进而讲述了一段德化外销瓷与阿拉伯后裔、篾香制作等鲜为人知的故事。
“宋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的后裔,于明末清初迁永春,引进篾香配方和制作工艺,开始制作篾香,至今已相继九代,历时300多年,这一传统产品现已称为本县外贸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1990年出版的《永春县志》这样记载。
延伸 阿拉伯后裔至永春开创香业
“庆云飞缥缈;兰圃馥氤氲。”永春五里街镇西安路,华岩室与实验小学之间,坐落着一间香气缭绕、闻名遐迩的店面,这就是“蒲庆兰香室”--永春香业的源头。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的起锚地。当时定居泉州的阿拉伯后裔蒲寿庚家族,拥有大量海舶,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1974年,在泉州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载重量200多吨,船上香料遗存丰富,有降真香、檀香、沉香、乳香、龙涎香、胡椒等。古船发现者、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庄为玑先生曾几次来永春蒲庆兰香室寻访和探究,认为这艘古船很可能就是蒲氏家族的香料船,与蒲家香业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拥有雄厚的海上实力,蒲家在宋末和元朝前中期显赫一时。元朝末年,泉州陷入长达十年的亦思巴奚兵乱,蒲氏家族也不可避免地被波及。蒲寿庚之孙蒲崇谟次子蒲本初,出生仅数月,便由仆人抱着逃匿于晋江东石古榕杨氏母家,换姓为杨,在明初洪武年间考取进士。数代后复姓为蒲。
延至明清鼎革之际,闽南沿海大乱。清顺治三年(1646年),蒲本初的后代由晋江东石迁居永春卓埔后溪寨(又称龙溪寨,现达埔镇汉口村),建古榕堂,成为永春蒲氏开基祖。随着蒲氏入永,蒲氏家族的传统产业--香业也随之入永,只是经营香料已变成制作和贩卖神香。之后,香业在蒲家累世传承不辍,至今,永春仍有蒲氏家族的制香传人。近几年来,永春也一直在推崇“香道”,发展香产业,举办香文化推广系列活动。
“这个香炉腹壁上的开光图案纹饰是典型的外销瓷特征,说明当时制作这批香炉以出口为主。”陈建中进一步评价说,永春蒲氏的制香业源于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而“海上丝绸之路”又让承载着阿拉伯文化的德化瓷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交流。
链接 德化陶瓷
德化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民窑的代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生产地,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今年还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授予 “世界陶瓷之都”称号。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德化人颜化彩编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瓷专着《陶业法》,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从西周至今2000多年里,德化窑火从未间断,陶瓷文化一脉相承,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非常少见。 据《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