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官方8日公开通报关于北洋水师致远舰的最新水下考古调查进展,考古人员在舱体内发现120余件文物。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1个多月后,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甲午海战爆发。
当日,据参加本次发布会的中国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项目领队周春水介绍,2013年,在甲午海战的战场丹东大东沟海域,发现一艘疑似清朝北洋水师的沉舰,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从2015年8月1日开始,水下考古人员历时67天,潜入海底发掘出大面积的舰体结构。舷体的一般钢板厚度约1厘米,最厚处重叠三层钢板约10厘米,用铆钉连接,中部弧起呈穹甲结构。舰体的两侧均设有方形舷窗。
考古人员在水下调查中发现,由于海战中受损和数次破拆,该沉舰的锅炉等零件已经抛离原位,没有找到完好的舱室,而机舱仍然埋在泥沙的下面。舰体的大部分区域均有过火痕迹,留存一些不易燃烧的金属物,整体保存状况不佳。
在本次调查中考古人员在舱体内发现60个种类、120多件文物,涉及到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三大类。包括考古人员在舰体左舷前部,发现一堆未经过火的散乱木材,从中找到带有“致远”篆书的瓷盘。
针对本次发现致远舰的证据,周春水表示,此前在大连庄河海域找到北洋水师的经远舰,于是锁定黄海海域的“丹东一号”为超勇舰或致远舰,通过发掘出的一些实物证据,目前调查结果已经无限接近致远舰。
考古人员接下来要对“云中白鹤”印章等重要文物展开调查,目前仍无法确定整体打捞时间。丹东港等相关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盗捞或破坏行为的发生。
致远舰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快的巡洋舰。1894年9月17日,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本舰队的主力舰吉野号,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