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水窖挖爆日军遗留小型航弹 当地曾是抗日根据地

时间:2015-08-24 08:01来源:大西北网-大河报 作者:任磊 点击: 载入中...

    正在自家院外挖水窖,竟然挖出一枚炸弹,而且这枚炸弹还爆了。8月19日中午,新乡辉县市南寨镇东关村一村民院子里发生爆炸,两人死亡,5人受伤。经鉴定,这枚炸弹是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遗留下的一枚小型航弹。

 

事发|挖水窖挖出炸弹引发爆炸


    事发当天傍晚,记者来到事故发生地。村子里,已经拉起了多道警戒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记者只能隔沟相望。


    南寨镇位于辉县市北部山区,是前往着名景点“郭亮村”、“万仙山”的必经之路。东关村与镇政府相距不远,村子也在山脚之下。发生爆炸处,有个石头屋子。据现场围观村民介绍,19日中午,这家人正在院外用挖掘机挖水窖,正作业着,突然一声爆炸,现场七八个人,立马全都趴下了。对于死伤人数,围观群众说法不一,有的说两人,有的说四人。昨天下午,辉县市应急办证实,已有2人死亡,5人受伤。


    南寨镇刘姓副书记告诉大河报记者,听到消息后他们赶快到了现场,抓紧时间组织救援,疏散群众。虽然东关村离南寨镇不远,但南寨镇的人并未听到爆炸声。

 

结论|日本侵略军留下的小型航弹


    据围观群众称,爆炸物应该是日本侵略军当年留下来的炸弹。


    “皮定均的抗日部队和国民党的抗日部队,都曾在南寨镇驻扎,而且这里还有个抗日战地医院”,刘姓副书记说,“听老辈人讲,日本兵从另一道山那边,经常往这边打炮,还有飞机扔炸弹”.


    事发当天,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王百姓来到了现场。昨天,他向大河报记者证实,这个的确是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遗留下来的小型航弹。“经过现场勘察,是苦味酸炸药,”王百姓说,“这是二战时期,日军最常用的炸药。”


    王百姓介绍说,苦味酸炸药是“黄色炸药”,是“黑色炸药”的升级换代产品,“威力比黑色炸药厉害得多,又称为‘猛炸药’”.


    施工中挖出炸弹,这样的消息屡见不鲜,但大多没有当场爆炸,这次为何突发惨剧?王百姓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埋在地里面的炸弹,如果没有猛烈撞击,不会爆炸。“用铁锨挖出炸弹,撞击力有限,一般没事,这次是挖掘机撞击,力量太大”.


    王百姓介绍,日军航弹密封得很好,虽然外表金属腐蚀,但不影响爆炸性能。“这枚炸弹埋在地里70多年了,还能爆炸,就是再过个三五十年,依然能爆”,王百姓说,国内各地每年都有挖出来炸弹的新闻,仅河南每年就能挖出来数百枚,“所以,大型挖掘机作业时,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情况,这里以前是不是战区,有没有打过仗。”王百姓说,挖出来的炸弹,一定不要动它,要赶快报警,请专业人员处理。

 

链接    辉县曾是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辉县是华北抗日根据地,新乡地理位置重要,日本侵略军也曾重兵驻扎。去年,辉县一位收藏爱好者,就在一家老宅里,找到一个日本军官遗留下的相册。近几年,辉县郊区农村里,时有农民种地时挖出炸弹的消息。


    据记载,1938年4月,太南特委(驻山西陵川县平城)特派太南游击支队、八路军豫北工作团先后进入辉县侯兆川,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并在西平罗建立起太行南区第一个区级“农民抗日救国会”.八路军129师386旅也进入辉县,并连续袭击了辉县城、潞王坟、大召营等地日伪军。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黑龙江再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长约70厘米
  • 阳泉4年前挖疑似侵华日军遗留化学弹
  • 黑龙江又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重约2公斤
  • 内蒙古兴安盟现17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