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间博物馆面临困境 传承文化举步维艰

时间:2015-08-07 08:01来源:大西北网-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俊,程娜娜 点击: 载入中...

    “中国民间博物馆大概有800家,真正能够生存下去的只有15%左右。”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宣繁秋5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安徽现在共有39家登记注册的民间博物馆,大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


    宣繁秋的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坐落在省会合肥,拥有关于安徽历史文化、楹联匾额、徽州三雕、民风民俗等相关文物藏品近6万余件。从1981年草创该馆,至今已运营三十多年。


    “很多民间博物馆,可能持续三、五年就没有了。”说起民间博物馆,宣繁秋感叹说,博物馆一年大概要几百万元人民币的运营费用,这里面包括展览、陈列、硬件建设投入、维护、服务、免费开放等。在中国,民办博物馆真正能够生存下去的也就15%左右,剩下75%左右基本上还在生死线上挣扎,能不能活下去还是一个问号。


    宣繁秋表示,建一座博物馆困难重重,首先要有合适的土地。“当初找土地时,写了几十份报告,跑遍了整个城市,都没有土地可用,无奈只好租用土地至今。”宣繁秋说,城市建设越来越快,但传承文化的地方却越来越少。


    “绝大多数民间博物馆建起来,但都倒在了运营环节。”宣繁秋表示,目前中国民间博物馆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盈利。博物馆的收入主要依靠门票,但仅靠门票收入,是杯水车薪。


    因为运营困难,最终关门的民间博物馆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包括上海文化地标之一的三民博物馆,深圳最早的民间博物馆玺宝楼青瓷博物馆。


    除了运营问题,缺乏专业人才也是民间博物馆面临的大问题。据安徽省博物院专家介绍,目前该省民间博物馆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专业人才较少,许多民间博物馆的馆长往往身兼管理、解说和运营数职。


    “博物馆也在扩展盈利方式,自力更生。”宣繁秋说,比如举办文化历史展览,出借馆藏文物,提供文物修复、保养工作,策划展览体验活动,通过这些途径获取收入,弥补博物馆的日常开支。


    尽管民间博物馆像个“烫手的山芋”,但宣繁秋仍然坚持。谈及原因,宣繁秋说,他1991年去国外,发现国外城市里有很多民间博物馆,收藏着世界各地的文物,当时他就被震撼了。“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宝贝却慢慢流失。”宣繁秋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把博物馆办起来,他说,文化是中华民族自信心的源泉,这种东西是没办法去取代的。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被指破坏式维修 起掉旧砖换新砖
  • 安徽灵璧:小城多画师 千年绘钟馗
  • 安徽三地入选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产地
  • “中国柳编之乡”安徽阜南:一根柳条的“世界之旅”
  • 包拯初仕地首次确认 安徽和县将建“包公税衙”
  • 安徽将“复活”李鸿章和段祺瑞家族建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