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加,景区门票价格又一次受到关注。今年以来,至少有7地超过20家景区纷纷表示涨价。其中不乏公开违规涨价,部分"超标"幅度高达40%,有景区为了规避监管则实行"打包加价".在多地景区票价不断上涨的同时,一些地方的门票收入流向不够透明,有些并没有完全反哺于景区的维护和建设,有的被用于与景区没有直接关系的政府工程,甚至支付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广告费。(新华网)
监管部门虽然频频发文规范门票价格调整,甚至于约谈个别景区要求整改,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并未刹住景区门票涨价之风,"限涨令"也沦为尴尬的"涨价令",各地景区期限一过就开启门票涨价周期。
而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即便景区违规涨价的行为被曝光后,所得到的处罚也很有限,一般都是把价格降下来,通报批评就完事了,显然违规成本太低,并没有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景区门票争相涨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要想遏制景区"任性"涨价行为,监管部门要硬起来,不可"放任"景区违规涨价行为,提高违规处罚标准,让违规者受到严厉处罚,在涨价变得得不偿失后,也就不敢随意越界了。
由于景区门票的经营成本结构一直是个谜,各地景区用各种理由拒绝公开相关信息,导致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陷入暗箱操作,民众和舆论虽有怨言和批责,却难以改变现状,只能被动接受涨价事实。而且,各地政府部门将景区门票收入视为"唐僧肉",长期从中分利,将部分门票收入用于其它方面,导致景区门票收入分流,用于维护景区营运成本的占比不大,景区亦偏离了公益性轨道,沦为地方政府部门的"印钞机".
我国大部分5A级景区都依托于自然和文化遗产,本应以公益性为基础,免费或收取基本维护费用,向民众提供观光服务,不能将景区变成牟利工具,甚至放任景区门票价格持续上涨,令民众玩不起风景了。因此,监管部门应出台景区门票价格构成标准,要求各地景区定期公开相关信息,评估其价格是否超出基本底线,以防范门票价格走向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