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尧和他的“牛鼻子”

时间:2015-04-07 10:47来源:大西北网-联合时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黄尧漫画

 

创造“牛鼻子”漫画


    黄尧,浙江嘉善县魏塘人,1917年诞生于上海。1933年,他受聘于上海《新闻报》,当《本埠副刊》助编。


    1934年,17岁的黄尧创造了漫画形象“牛鼻子”.“牛鼻子”,一眼看去是几个大圆圈的喜剧人物,这是黄尧首度发表于上海《新闻报》的滑稽形象故事。“牛鼻子”,比叶浅予的“王先生”晚,比张乐平的“三毛”和梁白波的“蜜蜂小姐”早一年光景,均是市民们喜闻乐见的系列幽默故事。早期的“牛鼻子”漫画注重幽默、情趣;后来讽刺的故事,更是让阅读者乐上加乐。


    30年代,国家处于列强的蚕食鲸吞之下,洋货的泛滥充进,更是触目惊心。电影院和画报摊上,也都是米老鼠、黑猫、蜜司蓓蒂蒲等舶来品的市场。黄尧因此决心要创造出一个纯国产化的漫画人物来抵制对抗。正是由于这样的动机,黄尧把这个漫画主角画成是个中国自己幽默典型的代表,去除了中国被任意称为“东亚病夫”的污辱。最后他还要把这个漫画主角,塑造成可给儿童们做个发挥天真快乐的对象。


    黄尧把中国人身上有趣的地方都找了出来,凑合成牛鼻子这个中国式的模样;他画这牛鼻子完全是一个高等的乐天人物。昂昂的、大腹便便的矮胖子,那黑马夹,白竹布长衫,倒八字脚穿着踏坍脚根的鸭舌鞋子,一副圆大眼睛,两只招风耳朵,秃顶仅剩头发4根,大酒糟鼻,完全汇集了中国充分有趣的诙谐点。然后,再去找中国独有的幽默题材,发挥中国独有的动作笑料。而且是根据中国的书法,用中国的毛笔画出来,没有背景为衬托的!牛鼻子形象特征是:圆脸、圆鼻子、圆眼睛,实际上是参照漫画家自身形象特征,所以很有些像他。

 

牛鼻子漫画书和杂志


    黄尧的“牛鼻子”以多产见胜,一贯是连环漫画与单幅漫画两种形式并用,发表的园地既多又广,于是各种画刊争向他邀稿。


    黄尧所绘“牛鼻子”漫画吸引着全国大江南北10万读者。他不单自己画“牛鼻子”,还把其绘画技法公布于世。“牛鼻子”漫画的全幅构图线条单纯到不能再省,画法极简易,成人儿童都可以画,仿效的人一时达数百之众, 并且根据他的画法、风格、发挥“牛鼻子”漫画的精神。漫画界后起之秀,模仿他的不少,但只能肖形,难效得其神髓。


    黄尧把“牛鼻子”注册了,注册号为8716.不是不让人模仿他,而是因为“他想在实用工艺开辟出一条途径,把那些专到中国来骗钱的东西抵制出去。同时,制造出许多许多东西,舶到外国去,去卖给外国人,赚外国人的钱回来才是!”

 

牛鼻子和孩子们


    黄尧本来打算同万氏四兄弟--当年中国卡通电影的先行者,曾想合作将“牛鼻子”搬上银幕,与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一争高低。“牛鼻子”拍摄成中国卡通片,那就成为活动起来的连环漫画,小朋友看了一定会更加喜爱。他们已经做了准备工作,结果因抗战发生而没有实现。


    小朋友喜欢牛鼻子,画起来又不难,所以全国各地报刊都收到许多小学生画的牛鼻子稿件。电影童星黎铿和陈娟娟画的牛鼻子也在报刊上发表过,当代漫画家蓝建安当初就是从学画牛鼻子进入漫画之门的。


    1937年4月,黄尧筹备举办一个规模宏大的“世界牛鼻子展览会”,邀请全世界的儿童都来参加,可以使孩子们相互交流。选出的作品先在中国各地展出,再运往世界各国展览,可惜这个美好的计划被战火烧掉了。

 

在抗战大后方的牛鼻子


    上海“八百壮士”退守四行仓库的那天,日本军已能影响租界,黄尧因办“儿童界救亡协会”,上海当局认为他是“救亡分子”,为日本人所不容,收到密函说“如君留沪,惠不利”,非得离开上海不可。承《新闻报》之助,派他入内地为特派记者,黄尧开始了8年的流亡生涯。


    抗战时期,《牛鼻子》挑上抗战的重责,担负了前方后方民众宣传和士兵教育的责任。黄尧在自己创办“民间出版社”(专门出版给民间--前后方兵民的读物)里努力。


    当初在重庆,黄尧基于爱国热情,愤恨倭寇,他要把敌人的残暴,用漫画描写出来,唤醒国人同仇敌忾,消灭日本侵略者。黄尧用漫画表达半年来在图书馆收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1938年出版了《72侵略图》:全书英汉对照,“纪录漫画”以充分的事实和材料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


    黄尧注意到连环图画能“真正的深入民间,踏踏实实地去贡献给民间”.在这紧张的非常时期,它能达到整个宣传的力量。


    1939-1940年,黄尧在重庆把新年中每家贴的年画,由他创始来改编,把民间腐旧的风俗也变成了有益于抗战的精神力量。民间出版社出版木刻套色印民俗花纸,每家大门上贴的抗战门神图。鼓舞人民争取抗战胜利;每家房门上贴的合和二仙图,暗示大家去杀敌复仇;以及端午节抗战钟馗图,号召大家斩杀新的五毒。分发至各乡张贴,达50多万份。这期间还出版了木刻版画集《红黄蓝黑》。抗战“牛鼻子”有时身着戎装深入到前方杀敌健儿中,有时穿着农民的衣服深入民间和乡村,给大家讲抗战的感人故事。


    抗战胜利后,黄尧离开昆明前往香港,本打算与黎民伟合作拍电影,后移居泰国和马来西亚,放弃了把“牛鼻子”拍摄成国产卡通片的计划。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