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路古城考古挖掘新进展。新发现墓葬65座、灰坑两个、灰沟1条,在65座墓葬中有鲜卑墓6座、元代墓59座,出土了一批陶、瓷、金、铜、铁、石、骨、贝、木等不同质地的古代遗物。
2014年6月至11月,为配合呼和浩特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乌兰察布博物馆、察哈尔右翼前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及蒙古史学系的研究生联合对集宁路古城遗址及周边的墓葬进行了勘探、发掘,勘探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040余平方米。
集宁路古城考古队队长、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介绍,本次挖掘并清理元代墓葬59座,多为家族墓地,排列有一定规律。59座墓葬中发现随葬品的有22座,出土有陶器、瓷器、金器、铜器、铁器、石料器、骨器、木器、丝织品、钱币等。
新发现的6座鲜卑墓葬中,多有殉牲,为牛头或马头,羊头骨,猪肋骨和羊肋骨。6座墓葬中均有随葬器物,出土有陶、瓷、金、铜、铁、石、骨器及贝壳、铜钱等。特别是发现的金器有金饰片和透雕三鹿纹金牌饰。
陈永志分析认为,本次发掘发现了一批鲜卑墓葬,与元代墓葬共处同一区域,说明集宁路一直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和中心集镇。鲜卑墓葬的考古发掘,为进一步研究集宁路古城所在地区的历史沿革、活动种群以及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其中一座墓葬内出土了一件白瓷碗,属于蒙古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代瓷器,为陶瓷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标本。发现的元代墓葬有砖室墓、竖穴土坑墓、瓮棺葬多种,出土瓷器、铜器、装饰品多件,极大丰富了该时期墓葬研究的实物材料,对深入挖掘集宁路古城的文化内涵、复原集宁路古城的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集宁路古城最早建于金代,后被元朝利用,是当时蒙古草原与河北、山西等地进行商贸交易的市场,最终毁于战争。2002年至2005年,考古人员曾对古城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量金、元时期的瓷器,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器物之精美,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前所未有。在集宁路古城遗址里,陆续出土了大量碎瓷片,包含了中原七大窑系的瓷器。其中以青花瓷为多。
陈永志推断说,从景德镇到位于漠北草原的集宁路,距离数千公里,人畜辗转运输,一路坎坷,保守估算,路上所用时间至少三五年。这里发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美瓷器和相当规模的城镇轮廓,见证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昔日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