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15日宣布,他们对新发现的葬甲昆虫化石的分析表明,葬甲1亿年前就学会了为幼虫贮食并保护喂养幼虫,这也是迄今找到的最早的动物抚育后代的化石证据。
葬甲是吃鸟兽腐尸的甲虫,有利于净化环境、改良土壤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的科学团队当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在内蒙古虎沟生物群发现37块葬甲化石;在距今约1.25亿年的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5块葬甲化石;在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琥珀中发现6个葬甲个体。此前仅有的葬甲化石来自美国,距今约0.35亿年。
一些现代葬甲类群的腹部发育两列由微小横脊构成的锉状构造,和鞘翅内缘摩擦可以发出鸣叫声。这种小小的发音锉既可用来吓退天敌,也可用来与幼虫交流。黄迪颖介绍说,1.65亿年前的葬甲身上没有发现发音锉,因此它们应不具备亲代抚育能力;1.25亿年前的葬甲均发育发音锉,因而具有初步的亲代抚育行为,如保护幼虫。约1亿年前的葬甲触角则与现代类型无显着形态差异,因此1亿年前的葬甲应该已具备复杂的亲代抚育行为。
黄迪颖说:“亲代抚育行为在化石中很难找到相关的证据,更难以获知这些复杂的行为方式从何时以及为什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