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后叛变的那些中共高级将领

时间:2014-08-06 08:30来源:老年生活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孔荷宠

 

孔荷宠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克服万难,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长征胜利。在长征途中,与牺牲伴随的是工农红军转移前后一批人的叛变,历史作为洪钟,默默接纳着,又默默展示着这令人惊心动魄的嬗变。


 

 

孔荷宠:蒋介石称“红军瓦解先声”

 


    长征前后,最先叛变的是被蒋介石称为 “红军瓦解先声”的孔荷宠叛变。


    孔荷宠是湖南平江人,曾任湘赣边游击纵队司令,1932年因犯盲动主义错误受到朱德批判,被撤销职务,入红军大学学习。1933年调中央动员部工作。 1934年7月利用去外地巡视之机叛逃。


    叛逃后的孔荷宠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为扩大影响,蒋介石让孔荷宠同他并坐于委员长的豪华轿车,在南昌城周游一圈。孔荷宠供出了湘鄂赣边区中共、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组织情况,帮助国民党军制订“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特别是他提供的中央机关在瑞金驻地,为国民党空军轰炸提供了准确情报。后来他被委任为招抚公署的“特别招抚专员”.据《民国江西日报》1935年 8月 16日记载:招抚公署从1934年9月至1935年6月的10个月中,“招抚来归的匪军官880余人,匪兵8600余人,步枪500余支……”


    1943年,孔荷宠因私制枪械被判徒刑3年,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孔荷宠才获得自由。出狱后,孔荷宠改名易姓,先后迁居武昌、南京、昆明等地经商谋生。 1955年2月1日,孔荷宠被平江县公安局抓获归案,1956年8月13日因患癌症病死于北京公安部医院。


    孔荷宠的叛变开了红军将领较大规模叛变的先河。


 

 

陈洪时:一步步实施投降计划

 


    陈洪时是江西萍乡人,由中央派送到莫斯科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结识了王明、博古、张闻天等人,成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陈洪时留守边区,任湘赣省委书记兼任省军区政委。红军进入困难时期,陈洪时产生了动摇,开始实施其投降计划。


    首先,陈洪时提出将省委机关搬到安源去做城市工作,意在为其投降活动开绿灯,但遭到坚决反对。不久,他又以“保存势力,转到外线”为借口支走大部分人员,自己留守太平山。 1935年6月上旬,陈洪时带着译电员、医生等12人转到萍乡与攸县临界的蛤蟆山。通过义父陈正祥,他与国民党萍乡县县长令危宿钟联系上。 6月12日,陈洪时率11人,携带随身武器、密电码、军用地图、省委公章,来到萍乡县城,集体向国民党当局“投诚”.


    陈洪时叛变后,协助指挥敌军对棋盘山红军游击队进行 “剿击”,但上峰对他的任用是有限度的。 1938年10月,陈洪时虽然升任为江西省游击指挥部少将副总指挥,兼江西省情报总站副主任,但他并不能调动一个班、一个排。 1940年9月初,陈洪时病死,国民党当局以“战争期间,一切应简”为由,未派人参加葬礼。


 

 

曾洪易:从极左到叛变

 


    曾洪易是江西省万安县人,1931年7月被王明任命为 “中央代表”,成为赣东北苏区最高领导人。曾洪易厉行肃反扩大化,残酷错杀根据地创始人吴先民等大批党政军骨干。


    1934年11月,曾洪易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在反“围剿”节节失利的情况下他对革命悲观失望,并私自去电中共中央分局,提出放弃这一苏区逃命,被停止了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职务。


    曾洪易停职后,据他解放后在监狱中交待,是在1934年12月左右被派往闽浙赣苏区东部边沿浙江省江山县担任区委书记。他率领一支5-6个人、配备有7支驳壳枪组成的小游击队,准备在那里建立革命据点。但到任不久,发现这工作不易开展,乃令这支游击队返回,他自己去了上海寻找上级党组织。


    曾洪易在上海遇见了已被捕叛变的万安同乡王立生。1935年5月左右,曾洪易在王立生陪同下到了南京,办理了自首手续。此后,曾洪易由国民党中央党部调到江苏省政府当视察员,1937年12月起先后被调到国民党航空委员会所属南京、武汉和西安等地飞机场担任俄语翻译,抗战胜利后回到家乡务农。1949年12月被捕,次年2月被押送公安部。 1951年10月,被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以叛徒、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1月9日,于行刑批复下达前病死狱中。


 

 

红军长征前后叛变的部分高级将领

 


    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曾洪易闽北分区司令李德胜闽赣分区司令宋清泉赣粤分区参谋长向湘林闽赣分区政治部主任彭佑红十军副师长倪宝树瑞金游击司令部政委杨世珠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