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教育子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时间:2014-05-01 08:26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裴坦是唐代闻喜人,与杜牧是老朋友,唐僖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太平宰相"之誉。而曾国藩,梁启超对他推崇至极:"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曾国藩也是极为钦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这两个人都官居显要,但两个人都是出了名的节俭。


  当下结婚负担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各种彩礼、酒席消费等等,让很多人为之头痛!不过当年的裴家曾家结婚可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一个字--俭!


  裴坦与宰相杨收是好朋友,两人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改变了命运,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之后晋升为宰相。因为相同的出身,两人保持了较好的友谊,还结为了儿女亲家,不过裴坦始终坚持节俭的作风,而杨收却讲究排场,喜爱奢华。


  话说杨收女儿嫁与裴坦长子为妻,出嫁时,嫁妆多而华丽,连家用小杂器多数也用金银制成。裴坦见茶台上所用小盘中雕有鱼和犀牛形状的图案,大为恼火,立即推倒茶台,甩着衣袖走了,一边走一边气愤地说:"乱我家法!"小两口听得老父亲如此生气,赶紧把这些奢侈的东西给撤走。后来杨收因贪污腐败被查处,而裴坦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同样是孩子结婚,曾国藩更是将节俭做到了极致。曾国藩总是对子女们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吾辈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勤俭二字,别无他法。"曾家小女儿曾纪芬结婚时,已二十四岁,丈夫是湖南衡山的聂家,带去的嫁妆中就有曾国藩发给她的"功课单":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食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衣事),中饭后--做针线刺绣之类(细工),酉刻(过二更后)--做男鞋或女鞋或缝衣(粗工)。湖南人都讲究"爷娘疼满崽",曾纪芬作为曾国藩的"满女"却没有享受任何优待!曾国藩对女儿如此,对儿子亦如此,曾纪泽娶媳妇时,曾国藩亲自写信给儿子说:"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织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要者也。"曾国藩的意思显然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始终保持勤俭的家风。


  按道理说,裴坦与曾国藩身居高位,俸禄足可让家里人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可为什么如此崇尚勤俭?也许司马光的一席话道出了原因所在,司马光说:"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40种大智慧,人生40味奇药
  • 曾国藩:赶鸭子上架也是成才之道
  •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对金钱名利心态迥异却相通
  • 梅兰芳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 张学良和胡蝶跳过舞吗?
  • 曾国藩一脱成名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