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魏大墓万张残损壁画曾装60个编织袋(2)

时间:2014-04-16 08:30来源:大河报 作者:游晓鹏 点击: 载入中...


  更细致一些分析,墓葬内出土的陶俑采用前后合模的方法制作,这种做法多见于孝昌年间(公元526年~528年)以后。因此,考古人员给出了这座墓葬的时间区间--北魏孝昌年间至北魏末,即公元525年至534年。


  宣武帝死于公元515年,他的墓与这座墓年代差得不算远,这样一来,拿这座大墓跟宣武帝景陵对比,又是合情合理的。洛阳此前总计有4座明确的北魏帝陵,景陵是唯一一座经过发掘并对外开放的,我曾专程赶到古墓博物馆,到景陵内部走了走。在封闭幽暗的地底,景陵的墓道显得极长,走了60步才到前甬道,其规模可见一斑。而衡山北路大墓,从整体尺寸上与景陵相当,甚至略大。


  难道,这真是北魏的一座帝陵级大墓?这个想法让发掘者的心跳开始加速。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埋的是哪位皇帝呢?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洛阳北魏大墓或为帝王陵 首次发现一枚拜占庭金币
  • 洛阳北魏大墓或为节闵帝元恭帝陵 曾遭多次盗掘
  • 洛阳北魏大墓已确认为帝陵 遭严重破坏
  • 洛阳北魏大墓疑似帝陵 出土一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