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山遗址出土类似“亮岛人”人骨

时间:2014-02-21 08:2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綦芬 点击: 载入中...

  19日,在福建博物院举行的2013年考古工作汇报会上,该院的文物考古研究所(省考古所)作了我省去年明溪南山遗址、邵光高速公路沿线、屏山地铁考古等六大考古遗址发掘报告。


 

去年完成22个考古项目

 


  福建省文物局副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介绍,去年,省考古所完成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项目15项,主要项目包括邵(武)光(泽)高速公路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闽清南木墩商周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配合漳州核电厂项目建设,对刺仔尾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明溪县南山遗址考古发掘;与福州市考古队合作,开展屏山地铁站考古发掘;完成对连江闽安协台衙门旧址的调查勘探;完成104国道连江至晋安段改线工程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完成LNG福州至福鼎段、福州至三明段文物复查与改线路段调查、勘探工作。


  同时,完成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7项,主要包括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在平潭海域开展区域系统调查;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古田县翠屏湖水下旧城遗址物探调查、泉州沿海水下文化普查陆上调查项目和肯尼亚马林迪沉船水下考古工作。


  19日上午,省考古所的7名考古人员作了7个课题的汇报,分别是明溪南山史前遗址发掘汇报、邵光高速公路沿线考古发掘汇报、闽江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汇报、闽清南木墩遗址考古发掘、福州屏山遗址(地铁工地)考古发掘、水下考古工作汇报、名镇名村的人文引导与城镇生态复兴。


 

南山遗址:出土类似台湾“亮岛人”人骨

 


  三明明溪南山遗址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该遗址1986年被发现,此后历经3次考古试掘和山顶钻探,2012年至2013年,福建博物院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南山遗址进行两次正式考古发掘。


  省考古所研究员范雪春昨天汇报说,南山遗址的重要遗迹、遗物在山顶发掘区,一共发现蓄水池2个,墓葬3座,灰坑数十个,以及一批柱洞等重要遗迹;在4号洞共发现墓葬5座(其中新石器时代墓葬4座,商周时期墓葬1座)及数个史前人类活动面、火塘等遗迹。


  范雪春解释说:“新石器时代的蓄水池为福建地区首次发现,两个蓄水池的修建方式与结构完全一致。”


  南山遗址的文化遗物分为四大类:一是石器类,有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二是陶器类,有釜、罐、鼎、壶、杯、纺轮、网坠等,陶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占有一定比例,其中泥质磨光黑陶、白陶数量丰富、独具特色,为南山遗物的一大特色,为福建省内所罕见;三是大量碳化稻谷及少量果核等植物标本;四是动物骨骼。


  范雪春总结说,南山遗址的价值在于,在山顶、洞穴都发现丰富的文化遗物、遗迹,这是省内罕见的大型洞穴、旷野相结合的立体型遗址;遗址年代跨度大、文化层连续而完整;文化遗物独具特色,是该时期三明乃至福建省内考古学文化的标杆;山顶发掘区发现省内迄今最早的蓄水池遗迹,以及大量柱洞,反映了当时山顶生活的史前人群规模;发掘出土5座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包括成年男性和女性、少年和儿童的人骨,是除闽侯昙石山遗址外,福建迄今发现的最丰富的史前体质人类学材料。


  它的意义是,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如磨光黑陶、白陶等文物为省内所罕见,可命名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南山文化。南山文化是闽西北地区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填补了福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缺环,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经初步观察出土人骨的特质人类学特征,与台湾澎湖发现的7900年前的“亮岛人”有很多相似之处,该发现为史前闽台关系的研究、台湾史前人类的起源,以及国际学术界所关注的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等重大学术热点问题提供了关键材料。

 

邵光高速沿线遗址:挖出闽最完整史前建筑群遗迹

 


  邵光高速沿线遗址发掘始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结束,实际发掘15处遗址和墓葬,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商周时期和宋元时期两个大的阶段。


  据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陈明忠介绍,邵光高速沿线遗址的光泽县沙坪村的馒头山遗址,发现遗存与闽北的马岭文化类型大致相同,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人员在馒头山挖出房址12座、灰坑4个、似灶遗迹5处、陶窑3座。馒头山遗址房址群中的方形房址为我省首次发现。12号方形房址的门道和房内地表发现活动踩踏面,属地面窝棚式建筑,属于首次发现。


  他说:“馒头山房址群构成完整的史前人类生活区,是我省目前发现的共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史前建筑群遗迹。”


  光泽沙坪村茶山遗址,发现遗存与闽北的白主段文化类型大致相同,相当于青铜时代早期。在茶山遗址的东部发掘区出土条带状烧土遗迹和2座圆形房址,以及灰坑、火塘。


  南北相邻的馒头山遗址、茶山遗址分属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早期,两处发现的建筑遗迹均保存完整,数量多且均呈密集的群组分布,是我省乃至中国东南地区少见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重要聚落遗址。


  另外,在沙坪村下排山遗址(墓葬区),出土了13座土坑墓,发现遗存与茶山房址组群,同属于闽北地区白主段文化类型。


 

屏山遗址:简直就是一本书

 


  福州屏山遗址地铁工地考古发掘,从2013年8月5日开始至2014年1月25日结束。


  此次考古发掘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大,投入之多,为历次屏山考古之最。


  19日,省考古所的研究员陈兆善介绍说:“该遗址地层共分6大层17小层,最厚5.7米,最薄0.1米。时代从汉代延续至明清,简直就是一本书,比福建以往发掘的遗址地层都更丰富。”


  据介绍,现场编号的遗迹单位共241个,包括水井65口以及河道、沟、灰坑、房屋基址、建筑基础、陶窑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汉代建筑基础及使用的水塘和水井,南朝时期的台基和水沟,唐代的壕沟、建筑台基、水井和沟,还有宋代的河道。


  关于该遗址的价值与意义,陈兆善说:“一是内涵丰富(地层丰富、遗迹丰富、遗物丰富),时代延续长,在这个遗址中福州历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得到很好体现。二是对于冶城历史的讨论有了重大进展,用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前副理事长徐光冀先生的话说,就是‘摸到了冶城的脉博',很多专家都认为,关于汉代闽越冶城在哪里的讨论很快就会有结果了。三是对该区域的地理形势和发展变化的了解更加深入,我们了解到冶山路西侧区域是一个濒临水边的凹处,其南北两侧向西突出,冶山和屏山之间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古河道存在,河道可能有一些南北摆动,河道正是屏山与冶山的分水岭。四是对汉唐两代(冶城和唐五代宫城)核心区域的指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汉代的历史遗存主要偏向于中北三分之二范围,唐代以后的遗存覆盖了整个区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福建“海丝”遗存考古调查“水落石出”
  • 福建388年古塔长树 文保中心称将铲除榕树
  • 400多件民间收藏古代玉器精品在福建晋江展出
  • 福建永定客家家训馆完成提升改造 重新开放
  • 福建首例故意毁损文物案宣判
  • 福建一省级文保单位变酒店引争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