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查询该漫画的原版发现,此系列最初的版本是妈妈说道:“学习了一天,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啊!”然后第二幅图女儿回答:“不,妈妈,我喜欢学习。”第三幅图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妈妈扇了女儿一个耳光的动作。最后一幅图同样没有文字,而是女儿捂着被妈妈打红的脸,一脸委屈。
就是这么一幅漫画,却被网友们各种恶搞,衍生出了无数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就被和近期火爆的节目《爸爸去哪儿》联系在了一起,第一幅图配以文字“如果有人向你扔石头,你不要生气,要大度的。”第二幅图里,女儿回答:“接住他,然后还给郭涛‘蜀黍'.”第三幅图妈妈一个耳光后说:“不要跟我抢台词。”最后一幅则依然是女孩捂脸的图片。
有的网友则给这则漫画加上了各种结局,温馨版、暴力版都有,甚至有的网友还制作了动画版和真人版,俨然一副全民开始恶搞母女两人的节奏。
被网友疯狂恶搞的同时,却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传来,不少网友质疑该漫画过于暴力,比较低俗,不应该被如此广泛传播。
网友:褒贬不一
“-骁-”:太搞笑了,博主当时怎么想到这么画的,无厘头。
“滕不然”:两天没上网,“妈妈再打我一次”火了,不过原图我实在看不懂啊。
“刘刘依含”:小时候我妈就这样打我,所以我看这图片就完全笑不出来,心里挺难受的。
“红芝麻123”:不明白这组又丑又没有任何正能量的图怎么会一夜之间这么红?妈妈打孩子,还是打脸,也许我缺少幽默感。
心理学家:焦虑的宣泄
来自南京市12355心理咨询热线的专家文清女士也关注了这幅漫画系列的走红,她对于这样一幅里面包含“暴力”元素的漫画走红有着自己的理解。
文清女士说:“这幅漫画的走红恶搞就体现出了一种现在网民对于焦虑的宣泄。现在的很多网友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从小都被父母亲打过,这样的’暴力‘攻击很多人都有亲身体会,所以在心理学上来说,他们就产生了’共情‘,也就是感同身受的意思。网友们通过围观和评论,来达到宣泄自己情绪的目的。”
“中国自古还有以大压小的家庭观念,在工作环境中和社会上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在处于这种氛围和压力之中,同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都会有焦虑的情绪在里面,这样的漫画就是一种以大压小的表达。”文清女士表示。
所以,文清女士认为这样的吐槽恶搞并不能算是坏事,因为它让很多压力下的年轻人得到了宣泄的机会,让内在的积压的能量得到了释放,在恶搞大笑之后情绪也随之得到了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