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举办“汉字听写大会”值得商榷

时间:2013-11-17 08:55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黄李昌 点击: 载入中...

汉字听写

 

  近日,中山市“首届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盛大举行,来自全市各个镇区的20所小学共派出100名学生参加比赛。读到这样的新闻,眼熟吧?没错!正是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宛如华丽的蝴蝶翅膀,煽起了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汉字听写比赛热潮,上行下效,络绎不绝,将我们带入了“奥林匹克语文竞赛”的时代。


  正如“奥数”逐渐被扬弃一样,笔者认为“奥语”同样不可取,“汉字听写比赛”也不宜被运动式地全国推广,跟风举办这样的比赛已经让它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拉开了距离,变成小学生们一个新的包袱。


  且不说“有样学样”是否涉及版权问题,“汉字听写大会”的比赛原题中充斥着大量的生僻字就已经是一种不宜“照搬照抄”的导向。“滹沱河”一年到头有多少人趟过?又会有几个人一生有缘莅临“滟滪堆”?“裂璺”的“璺”恐怕是名牌大学中文系博士也难写出来的汉字,甚至连怎么读都没几个老学究能够准确知晓。


  卖弄这样所谓的知识,不正像孔乙己炫耀自己所擅长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多少种写法吗?屠龙之技都算不上,纯粹是瞎折腾。一些中小学生为了参加比赛,已有了矫枉过正之举,在赛前突击死记硬背。诚然能学到一些古文新知识,也会在台上会有不错的发挥,但这又背离了以“轻松”为名的素质教育初衷。


  二十年前,让小学生背诵圆周率也曾是风靡全国的一项比赛,厉害的孩子可以将π往3.1415926535之后再背上一千多位,名噪一时。可铅华落尽之后,时光无情地戳穿了浮躁的荣誉,参赛者们才幡然醒悟:这样的比赛毫无意义,只会让冗余的垃圾信息塞满孩子们本应该充满想象力的大脑,抹杀了民族的创造力。现在的汉字听写比赛不正还在走着这条老路吗?所学非所用,要用的却没有学,小则误人子弟,大则误国。


  本周,笔者有幸在北京与现年108岁高龄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进行了一下午的交流,周老认为汉字简化并与信息技术接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与其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一些“偏难怪”不实用的过时知识,不如教会小孩子们如何有效地搜集信息和高效地筛选信息。


  嚼别人嚼过的甘蔗,索然无味,中山市更应该做的是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城市精神,率先举办顺应时代潮流的信息化方面的中小学生竞赛,同时也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如比赛操作电脑快速输入四书五经的经典句子;比拼拍摄二十四孝子故事的创意动画微电影;比划利用网络微信平台解读和演绎礼仪佳句等等。因此,传统文化一定要避免机械地传承。(黄李昌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不可漠视“写字文化”
  • “汉字听写”能否“复兴汉字”?
  • 汉字发展演变中的“生死”值得探讨
  • 字词节目也该亲民
  • 古籍中的文字能否活起来?
  • 文化节目走红还得坚持宁缺毋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