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有多少人还记得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的故事呢?
年幼出洋,生死未卜
1872年8月11日,30名年仅12至16岁的男孩踏上了美国求学之路。他们不是搭长途飞机,而是坐三十天轮船横渡太平洋。他们没有买学生保险,还要亲属签下"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甘结".
可想而知,与当今的中国家长积极送孩子出国留学相反,清朝的旗人贵族和汉人家庭是多么不愿意送子出洋。更重要的是,当时的教育观念认为只有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才是正途,"天朝上国"以外都是蛮夷之地,甚至还流传着洋人会把孩子剥皮吃掉之说。
为了解决招生问题,清廷一方面在幼童出洋前就赐予"生员"的名分,另一方面去广东沿海通商口岸招生,因为当地老百姓讲求实用、创新进取,早就跟洋人打交道,甚至入读传教士的西塾,跟随番船出国。所以第一批30名学生中就有24名是广东人,后来的三批学生,也是广东孩子占绝大多数。
但无论当时的家长是多么大胆开明,出洋留学在当时是自古未有之事。加上通信不发达,幼童一出国门便几乎音讯全无,也确实有好几名幼童客死他乡,伤了好几个家庭的心。
被迫回国,夹缝求存
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留学计划,不仅普通家庭难以接受,朝廷上下也是争论多年,最后为了要发展洋务才最终批准。如果说幼童得以出国显示了洋务派教育思想的进步与开明,幼童被迫中途回国就反映了洋务派立场的不坚定和固有的落后。
幼童在美国入住当地人家庭,与美国学生一起上学玩耍,不仅英语水平快速提高,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穿洋装、爱运动、与女同学跳舞,甚至有的幼童入基督教、剪长辫。
这些在当今看来很正常的成长行为,在当时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清廷担心学生继续接受西方教育,会在思想行动上背叛祖国。加上1880年美国政府开始鼓动种族歧视,排斥华人,守旧派便趁此计划,要求撤回留学生。
最后,本来每批学生留学15年的计划就此夭折,1881年全体留学生被迫撤回,除了极少数年长的学生获得本科学位,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得不中途辍学。
当时的舆论势力把这群归国学子妖魔化,清廷还随便地把他们安置在凋敝多年的破书斋等候差遣,让他们备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他们后来获得分配的工作也是"专业不对口",月薪仅四两银子,而当时上海道台的年薪可达一万至一万五千两银子。
但他们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回家"啃老",而是忍辱负重,卖力工作,静候报国良机。
吐气扬眉,谁是幼童
洋务运动后期再次重视西学,留学生们终于可以在铁路、电报、海军、外交和教育等"老本行"大展拳脚,甚至在战争中英勇奋战、为国捐躯,而部分学生还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包括"铁路之父"詹天佑、外务大臣梁敦彦、天津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等等。
我们现在也许不能记住这120名学生的名字,但在通过纪录片、历史研究报告等渠道深入了解他们的动人故事后,他们的集体称呼就难以忘记:大清留美幼童。相比之下,当今的留学生从申请学校到收拾行装,都有家长一路保驾护航,出钱出力,甚至有些父母还辞工出国陪读。当然,也有学生考取奖学金,在国外也勤工助学、独立自强的。
但无论是"海归"还是"土鳖",从大学新生报到的家长大军,到大学毕业生拍照的各种萌样,还有找工作时的全家出动,我们不禁要问:与清朝的留美幼童相比,谁才是长不大的幼童?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