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不久前被强台风"菲特"引发的洪水围困一周之久。考古学家15日评估后认为,这一有7000年历史的无价之宝现在安然无恙。
河姆渡文化区的多处历史遗存正分布在这次暴雨和洪灾严重的姚江两岸,这些遗址具有具有高度发达的稻作文明遗存,完整呈现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全貌。在大约5000年前,这一文明正是因为频繁的水灾最终走向湮灭。
"这次强台风带来了特大洪水,但万幸的是,对文物本身没有造成破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说。
田螺山遗址2003年开始发掘,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发掘区有3米多深,地势低于周围的稻田,是目前正在开掘中的唯一一处遗址。其他遗址已经保护性回填。
记者在田螺山遗址开掘现场看到,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渗入考古大坑,整个遗址都泡在水里。如果不是几台水泵不停排水,三米多深的大坑早已被水淹没。
尽管如此,考古工作并没有停止,20多名工人仍在忙于筛检沙石中有价值的遗存。
考古学家评估,暴雨和洪水仅对遗址带来些微的损伤和工作上的难度。
专家介绍,洪水没有让遗址遭受灭顶之灾的原因是,遗址在发掘之前,本身就在地下水位线以下,埋藏在水中,恰恰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距今5500-7000年的大量稻谷、酸枣、橡子这些有机物才得以在今天重见天日。
"这种特殊的埋藏条件刚好保护了其中的有机物,让我们得以了解古人类的衣食住行。"孙国平说,"我们开掘的时候,本来就要保证一定的水位,有时候还要人工浇水保证文物的湿度。"
事实上,河姆渡文化晚期经历了持续几百年的海平面上升过程,考古工作者已经发现了明显的洪水沉积层,以及水灾造成水稻绝收的证据。
考古学家说,这里发掘的历史遗存中可以看到许多先民与水灾斗争的智慧,例如河姆渡的重要发现之一,打桩使住宅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方式,就是当时古人类为适应多雨低洼地带而发明的,影响至今。不过这些努力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史前特大洪水的入侵。
作为这次台风受灾最重的城市之一,余姚70%为积水所困,连续多日断水断电、通信中断,居民靠外界划船送水送干粮度日,农作物则面临大面积绝收。而河姆渡也在积水中成了一片孤岛。
据了解,收藏诸多珍贵文物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地势较高,尽管也被洪水所困,不过毫发无损,12日已重新开放。
截至15日,随着洪水缓慢退却,遗址中的积水已恢复到正常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