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影视资料图)
说起燕青拳,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可说起霍元甲的"秘宗拳"知道的人就多了。
燕青拳是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燕青拳又称秘宗拳、迷踪拳、迷踪艺、猊拳等,是以梁山好汉燕青之名命名的古老的拳术。而霍元甲"秘宗拳"的师祖正是浪子燕青。
卖烟大娘撂倒四个壮汉,30岁小伙独斗30名青年……沈阳燕青拳传承人揭秘燕青拳的种种秘史。
燕青拳的传说出自少林 林冲卢俊义也练
77岁的于振波是沈阳燕青拳传承人,国家一级裁判员,收入《中国民间武术家名典》。他系统完整的整理了燕青拳拳谱,上世纪八十年代受聘于辽宁大学、辽宁省中医学院武术队教练。
燕青拳最早出自少林,为达摩所创。相传,宋代的周侗精习此艺,其弟子林冲、卢俊义也是习练此拳的高手。
有关燕青拳,有多种传说。传说之一认为这个门派起源于唐末,传至宋代由卢俊义在少林寺整理发展而成。后来卢俊义把此拳传给了燕青,自己引退,以后由燕青传播这个拳法,故称之为"燕青拳".
传说之二,燕青的门徒因为燕青上梁山造反而隐其名,故称之为"秘宗拳".
传说之三,燕青上梁山时,施展绝技使雪地上不留足迹,追兵迷路,故称之为"迷踪艺".
燕青正史中并无记载,只是由于《水浒传》中的记述,使之成为百姓家喻户晓的人物。12岁的燕青随村里人讨饭来到大名府。燕青连饿带冻,昏睡在街头。正巧"玉麒麟"卢俊义从此路过,看燕青虽衣服破烂,但眉清目秀,讨人喜欢,便让老管家抱回府中。问明原因后,卢俊义带着几分遗憾的口气说:"俺卢家的枪法世代相传。可卢某不孝,年过五旬、尚无子嗣。此绝技正愁传于何人。如你愿意,就留在我的身边,苦读经书,操练武艺。"燕青听得出卢俊义的话意,又见这位老者如此心善,就双膝跪下,认卢俊义为父。
等燕青长到18岁,已长得一表人才,不但十八般兵器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而且,还独创了一套"相扑术"(中国式摔跤)打遍天下无敌手,被誉为"相扑天下第一",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杨之功,人称"浪子燕青".
燕青的武功有两个特点:一是很个性化,二是很有技术含量。并不适合疆场作战,只适合一对一的单挑。还有一手绝活: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百步穿杨。
燕青还是个雅人,吹拉弹唱,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样样精通。与一代名妓李师师琴箫和奏,玉佩齐鸣,黄莺对啭。燕青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皇帝,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受招安立下大功。
燕青拳的传承霍元甲曾祖父是孙通高徒
清代乾隆年间,燕青拳传给了孙通。当时的山东泰安人孙通曾在嵩山少林寺苦习数年,燕青拳艺炉火纯青,被人尊为"万能手".孙通因犯命案去东北避难,途中,在河北省青县和静海县交界的大屯村和静海县小南河村分别传下燕青拳。
一支流传的情况是,孙通受风寒病在大屯村,幸蒙村里人照料。为报恩孙通将燕青拳在大屯村进行传授。当时传授的出名弟子有铜锤吕明、大刀韩七、快腿文林等人。
另一支流传的情况是,孙通去东北途经静海县小南河村时,见霍氏宅屋环境秀丽、风景优美,在霍家传下燕青拳,据说霍元甲的曾祖父就是孙通的高徒。
霍元甲,中国清末着名爱国武术家。出生于河北省静海县小南河村。出身镖师家庭。排行第二。父亲霍恩第以保镖为业。因霍恩第的迷踪拳出神入化,所以很多大商人都求他保镖。
霍元甲幼年体弱,父亲霍恩第不让他习武,担心元甲习武日后有损霍家名声,拒不授艺于他。但元甲志存高远,他日日留心,处处参察,偷艺于父传兄弟之机。并在24岁那年5分钟之内击败了一位仅仅用三式打败了霍元甲的哥哥与弟弟的人。父见此,一改旧念,悉心传艺于他。后元甲以武会友,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扬光大,达到了新的高峰。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孙通一路传播燕青拳,燕青拳得以在民间传播开来,形成了陈善派、霍家派、张耀庭派。
沈阳燕青拳秘史
卖烟大娘用燕青拳撂倒四名无理壮汉
沈阳燕青拳属张耀庭派,张耀庭传郭正堂,郭正堂传授潘永宏、李守贵、李振明、李守玉。潘永宏在沈阳的南市场、李守贵在大西菜行、李振明在铁西区十马路、李守玉在铁西区贵和街分别开设拳坊,传授燕青拳,他们培养弟子数千人,其中佼佼者近百人。李守贵上个世纪初在大西菜行开拳坊教徒为生,五十年代改为南市武术社。其弟子均为沈阳市武林名宿,弟子刘秉义凭借一身燕青拳功夫成为抗日英雄,解放后任东海舰队某部政委。于振波便是李守贵的弟子。而刘秉义是他的大师兄。
说起学武的经历,于振波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沈阳有一股尚武之风,武馆远比现在多,16岁的他喜欢和弟弟模仿着武侠小人书上的动作,比比划划的。
一日,他正在和弟弟切磋时,被表哥看到劝说道,你这么喜欢学武,为何不正经拜师呢,在表哥引荐下,他入了李师傅门下。一学便是20年。"燕青拳招式讲究飘逸、潇洒、舒展、大方。他的架式要比其他门类武功要求得严格规范。因此有人不屑说是花拳绣腿。"于振波说,这是不了解燕青拳,它的拳式古朴明快,讲究实用,招招式式非打即防,没有花架子。他还说了一个故事来驳斥这种说法。
上世纪四十年代,师傅开了武馆教功夫,师娘则在大西菜行卖烟卷。师娘也会燕青拳,但不教授学生,谁也没看过师娘练拳。
有一回,50来岁的师娘正在卖烟卷,跑过来4个壮小伙子,是行上知名米店的伙计。伙计们担着米挑,走得飞快,仗着店大,一路吆喝着,根本不管行上行人和货物。师娘是个小脚,来没来得及躲闪,香烟便被撞飞到泥水地里。伙计看都没看,正要抬脚走,被师娘拦住。伙计们哪把这个小脚老太太放在眼里,见讲理无效,师娘施展燕青拳,将4个小伙子撂倒在一起。周围人都看傻了,掌柜的跑着过来,一看是师娘,忙骂道伙计说,你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这是练家啊。并忙赔笑师娘说,你所有的香烟我都包了。
年少气盛一人独斗30名抢墨镜的少年
于振波介绍,燕青拳的习练,有一套比较系统和步骤和要求。在习练步骤上,要遵循"先功后拳,先易后难,步步深入,层层提高"的原则。
他先后收徒10多人,立下了一条门规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他的徒弟介绍,入师门第一天,师父考我,如果走在路上,一个无礼之人过来就给你一个嘴巴子,你怎么办?我不知怎么回答好。师傅说,你就把另一边脸给他打。但是记住再一再二不要再三。
于振波说,学武之人出手便会伤人,而被人打和把人打了,对学武之人来说都是不对的。因此,才定下了这条门规。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