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筹备期长达十年之久的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在央视一套亮相,这部力图以影像勾勒"国粹"简史的纪录片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经受了太多的追捧和倒彩,活脱脱地像片中所讲述的每一位京剧名伶那样,人们沁醉于她华美的亮相,但也绝不姑息她在台上的偶有失误。
从补白的意义看,诚如很多积极评论所言:"《京剧》是央视的一部良心活儿".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舞台艺术,"国剧"京剧历经近两个多世纪的淘洗,身上沾满了中华民族数百年来的历史尘埃,裹藏着几代人的悲恸情怀。京剧的流变兴衰恰似一面镜子,清楚地映现着中国文化之苍茫悲喜。对于这样一个命题,"纪录"的使命来得只晚不早。所以,《京剧》一片才出,那些热盼着家国文化繁昌、民族自豪永葆的亿万观众都为这部纪录大片所表现出来的磅礴气势、绵邈深情感到由衷的欣喜,而这更多地仅是因着京剧本身。
《京剧》:"大"与"正"的毛病
纪录片最好的表达是让人感受到静观的美妙,从而生出诗意,引领思想去格物。不得不说,在《京剧》一片中,这样的妙悟时刻并不多见。显而易见,《京剧》的创作者深知纪录片里抹不去的经国之道,为此,他们在本可以精致雕琢的"京剧"身上,灌注了过于沉重的历史底色。他们试图在纯粹的京剧艺术中挖掘时代风云家国恨,以讲故事的模式让京剧装扮成过往岁月的时间串珠,让源自于乡野的亲民京戏多了不少"大"与"正"的毛病。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小的即是美的。就京剧而言,这本可化成一句浅词低吟,一个曼妙身段,一汪云袖回眸,极简又极美的东西为何非要编纂成一部又厚又重的教科书呢?
仔细观研这八集纪录片,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其中任何一集单独拎出来,都是好东西--唯美的画面,考究的镜头,非大师手笔所不能及的解说词,都足以让任何一部同等长度的纪录片相形见绌。然而,由于看似明细实则凌乱的组片结构,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内容横亘在不同的专题之下,让人处处有种似曾相识、无限循环的圈禁之感--仿佛在这个集成了数百年日月星辉的京剧身上,除了讲述梅兰芳,再不然就是透过戏里戏外台上台下表现战乱硝烟,大国罹难。过大的信息量把原本的表现对象--京剧--淹没了,实有本末倒置之嫌。尽管京剧本身的确不乏历史感,但京剧艺术与民族历史是需要拎得清的两个概念,纪录的要义是聚焦,取景框稍有不慎、细微偏移,都可能产生喧宾夺主的恶果。
"用现成"降低品质感
可以理解但务必指出的又一点是:大概因为素材的确有限,纪录片《京剧》主创充分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将大量影视剧片段"为我所用".尤其在《借东风·传承》一集中,时不时可见陈凯歌电影代表作《霸王别姬》的片段。这种频繁地"用现成"大大降低了纪录片的品质感,更不用说画面镜头的差异性对全片的统一风格造成了割裂。对于那些熟识相关影视剧作的观众而言,这种仅在形式上追求流畅完整性的插叙无异于生搬硬套的"插科打诨".纪录的过程感被大大剥夺,成为静态的素材展列,这大概是虽然同为央视制造,《舌尖上的中国》与《京剧》在民间却产生两极反响的重要原因所在。
就电视纪录片而言,八集的篇幅实不算短,尽管关于京剧甚或应该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但这不应成为固化国粹精神的因由,更不能因此就将京剧框进"已渐没落,时待振兴"的刻板印象里。在通篇的慢摇镜头和灰白黑画面里,人们从纪录片中感受到最多的信息是沉寂和凋零。纵然国剧需以端庄典雅自持,但这并不妨碍其可以有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不论是谁,有失偏颇地去勾画任何一种文化存在的生命线都是不恰当的。在《群英会·新生》一集里虽简要表达了京剧步入世界舞台的意义及其在时下的影响力,但比起之前数集花大气力所铺设的沉重记忆,简直力微。窃以为,《京剧》一片最应表达的精神当是片中戏曲评论家郭汉城先生的一句话:"要相信它,它能够跟得上时代".
进步:主创接受观众勘误
围绕纪录片《京剧》的又一大争议是其存在的多处知识性硬伤,对此,网络上出现了着名的"三篇文章",其对《京剧》一片中出现的问题逐条进行了有史有据的圈点、勘误,颇有实证主义考据派的味道。从一味盲目拍砖,到潜心研究证据,再到诤言劝诫,不得不说中国电视观众迈出了一大步。更令人欣喜的是《京剧》主创并未因大台而自居,谦心接受了批评意见,在二轮播出时进行了及时修正。透过《京剧》的这场风波,我们看到创作者与观众之间难能可贵的真诚,这是媒体时代的一大进步。
纵观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关于《京剧》那点事儿,或可将其看成是中国式纪录片走向彻底成熟前的一次非常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