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京剧创新的基础是传承 要移步而不换形

时间:2012-08-09 09:45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立元 点击: 载入中...

1960年,梅葆玖在上海练声。梅兰芳(中)指导,梅葆玖(左)唱,王少卿(右)演奏京胡。叶金援 供图
 

获得“薪传奖”之后,梅葆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感谢‘薪传奖’对我的鼓励和肯定。20多年来,我依据京剧界传统习俗,收了30多位弟子。他们中间有当今大陆中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的领军人物,有海峡对岸京剧界的代表人物,有甘于寂寞的学院教授,还有二十出头、品学兼优的戏曲表演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和唯一的男旦徒弟。他们都对梅兰芳大师及其艺术理念无比崇敬和虔诚。我希望他们继承传统,继承再继承,在继承中求升华,在升华中自然地发展和创新,‘移步而不换形’。”
 

1934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儿子,10岁开始学艺,13岁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18岁开始与其父同台演出。对于梅葆玖个人的京剧艺术,很多看过他现场演出的观众认为,梅葆玖身上有着梅派艺术的雍容大气、平和中正的特质。从《大唐贵妃》到《贵妃醉酒》,他的表演虽然和梅兰芳时代有所不同,却在精神、气质上读懂并传承了京剧和“梅派”艺术之美,延续了梅兰芳“移步不换形”的艺术观。
 

作为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后代,梅葆玖早已是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梅葆玖这些年一直以他个人的影响力,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就梅派京剧而言,目前的传承情况还是不错的,很多人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我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带研究生,培养梅派继承人。”梅葆玖说。
 

梅葆玖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经典剧目传承还是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好。如果改动太大,当代人就难以欣赏到经典作品的精妙之处。他从不反对戏曲创新,父亲梅兰芳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发展了京剧艺术,但他认为,创新的基础是传承,只有把传承做到位了,才能去做进一步的创新。
 

作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的团长,梅葆玖说剧团有很多剧目需要恢复,这样才能将完整的梅派京剧呈现给观众。“我父亲一生演了七八十出戏,现在梅剧团就是要挖掘当年我父亲唱过的京剧,包括很多不被人知的剧目。”梅葆玖称,他们力争恢复的剧目有《西施》、《麻姑献寿》、《生死恨》、《霸王别姬》和《天女散花》等,希望将这些剧目补充为完整版,不再是一折一折地演出。另外,还有不少昆曲剧目需要挖掘出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