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湖底300年 江苏淮安古泗州城初露真容

时间:2012-09-13 10:04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王搏,张赫洋 点击: 载入中...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境内的古泗州城考古工地传来了好消息。历经近2年时间的古泗州城考古发掘项目宣告完成。此次考古项目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几家考古队联合发掘,曾经始建于北周前后,自唐代开始历经约900年的繁荣兴盛,后于清朝康熙年间被洪水淹没于洪泽湖底约300年的泗州城,首次初露真容。 


  清理发掘出的普照王寺、观音寺、香华门、月城等遗迹,道出了这座因水而兴也因水而亡的古城秘密。

 

 

  城内亮点 灵瑞宝塔遗址重现

 


  若非泗州城的重见天日,恐怕人们很难想象到,在这片种满了玉米、大豆的庄稼地下,竟然埋藏着这样一座有着千余年历史,自唐开始便商贾云集的繁盛名城。


  这次发掘中,考古队员在泗州城内重点区域进行清理时,发现当时城内最有名的建筑灵瑞塔,便深埋于一片普通的农田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朱晓汀告诉记者,“当时,我们在地面下5米深处,发现了灵瑞塔遗址。”在考古现场可以看到,被清理出的遗址是一个不太规则的“凸”字形台基。“方形部分就是灵瑞塔的基础。”


  据朱晓汀讲,能确定此台基为灵瑞塔遗址,是因为在台基西南方的队员们发掘出了一块古碑,碑额上刻着“泗州普照王寺灵瑞塔之碑”,属于确凿的文字证据。


  那么,此次发现的灵瑞塔遗址其价值何在?考古队员解释道:“这可以说是泗州城内的重大发现。因为,在当时的泗州城内,最有名的建筑就是灵瑞塔。”


  原来,灵瑞塔属普照王寺(又叫大圣寺),是为纪念唐中宗时国师僧伽大师所建,而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到了宋代,普照王寺成为了当时全国五大名刹之一,因而到泗州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这次考古发掘,我们把重点工作区域定于此,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找寻普照王寺。”


  当时,灵瑞塔是泗州城内最著名的建筑物,同时也是泗州城内最高的建筑物,“其外形巍峨壮丽,高有300尺。所以,在泗州城被淹没后,灵瑞塔是唯一露出水面的建筑物。据说,1963年由于水位下降,曾有人看到过水中有个塔尖,应该指的就是这座塔了。”


  朱晓汀感叹说,“这座古刹千百年间历经波折。除了近300年的不见天日,早前的历史记载中也提到,它曾多次因损坏而重建。”从这次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该遗址建筑构件风格不一,是不同朝代叠加修缮的证明。”

 

 

  外围亮点 体现古人抗洪设计

 


  “这次,我们主要划分了内城、外围两处地块,进行了大面积集中式的发掘。”朱晓汀介绍。“灵瑞塔遗址的出现,已经给内城的发掘带来了最大亮点,极具研究价值。而在外围考古部分,同样发掘出了颇具价值的遗迹。”


  据了解,外围部分发掘出的遗址亮点,主要体现在泗州城的月城、香华门和部分城墙的出现。“在泗州城修建之初,建造者似乎就考虑到了水患问题,对古城外围做了相关调整。”朱晓汀说。例如,这次发掘出的外围城墙段厚达9米至12米,外部包砖内部夯土。“香华门附近发掘出的城墙段有158米,在考古现场可以看到,其走势呈现出明显的S形。这说明,当初的设计是为利用城墙的特殊曲线,用以缓解抵抗水流的冲击。”


  泗州城有多处城门,为何此次外围考古要重点发掘香华门区域?朱晓汀解释说,“位于泗州城西南处的香华门,在当时也是颇负盛名的。”原来,此门曾经为迎接僧伽大师肉身而开。“当时的情形,是以鲜花铺地的形式迎接,故得名香华门,也因此闻名于世。”


  除了香华门和S形城墙,这次外围发掘的一大亮点还要属月城遗址。“泗州城的月城除了防御外敌功能外,最大的特点是用于防洪。”朱晓汀说,香华门外的这处月城曾让他们陷入迷茫,“很多考古队员在清理时非常疑惑,因为,它的实际形状和古书中的记载不一致。因为,书中明确记载月城的形状为半月形,而经过清理后的这个月城,并非此种形状,实际上它是圆角方形的。”


  考古队员告诉记者,依据史书记载,泗州城应有5个城门,且均有月城。“它们是防御洪水的重要防线。因为每次发洪水时,泗州人就会关闭月城的城门,同时用沙袋将城门洞塞满塞紧,即使城外洪水漫到城墙下,泗州城仍像一个水中的铁桶,城内仍可维持正常生活。”即使后来全城将被淹没时,5座城门也是无一失守。

 

 

  塌方浸水清理困难  多数秘密仍被埋藏

 


  “2010年年底,专家们就开始了对泗州城的前期勘探。但直到今年,我们才正式开始对泗州城进行发掘。”朱晓汀说,“早在我们调查发掘前,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开始寻找泗州城了。但是,之前都是停留在调查层面,从来没有对泗州城进行过发掘清理。”这次泗州城能部分重见天日,也是恰逢机缘。


  “南水北调工程要经过泗州城遗址,如果不考古发掘,将来水位蓄高后,它将被彻底淹没很难找到了。”于是,经过一系列前期考古调查,泗州城被列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影响文物点,上报了国家文物局及水利部。随后的2010年年底,专家们开始对这座沉没了约300年的古城进行考古发掘。


  “历史上的泗州城一点不比平遥古城差。”朱晓汀介绍说,泗州城遗址位于盱眙西北部、淮河北岸的狭长滩地上。“遗址的东北部为一望无际的洪泽湖,正北方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朱晓汀刚进驻考古现场的时候,满眼都是滩涂,有的是从湖底泛上来的细沙,有的是石块。“古城址就在这片滩涂下,上面覆盖了3米厚的散沙。我们一共剥离了9层土。”


  即便经过了两年的不懈努力,泗州城重见天日的部分也只占其总面积的百分之一左右。目前,泗州城仍有六分之五的面积埋在泥沙下,另外的六分之一则处在淮河及其支河的河道里。“除了建筑遗迹,我们还清理出了一些古代生活中的常用物件,主要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铁器、铜器、骨器、牙器等,初步统计千余件。”


  “此次的发掘面积只有古城的百分之一,依然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我们探究。”朱晓汀说,泗州城还有衙署、卫所、馆驿、书院、钟鼓楼等大量建筑深埋地下,仍留给人们无限猜测和不尽唏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江苏淮安不可移动文物遭拆除案开审 当地多部门被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