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陇右诗的“美学价值”(4)

时间:2013-06-09 07:37来源:大西北网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停骖龙潭云,      回首虎崖石。”(《发同谷县》)

  “始知五岳外,      别有他山尊。”(《木皮岭》)

  “畏途随长江,      渡口下绝岸。”(《白沙渡》)

  杜甫在东柯自称“野人”(指外来之人)夸耀这里的山峰峡谷的险绝景象。在青阳峡,说五里石好象发怒一样就要向我滚滚下来,非常险要、惧怕。在寒峡,因“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的山谷跋涉,看到千岩万壑,险峻“势多端”山的气势,写出了山高、谷深的“势”,姿态险要的“端”,再写到人的感觉,“积阻寒霾”的寒冷、阴森,上为绝壁,下为寒水, “险”境横生,在同谷,停住马车“回首”看到的是飞龙峡口西山的岩崖,形状如虎的“险”境。在《木皮岭》,诗人以“五岳”来衬托木皮岭的崇高艰险,以及攀登的艰难,显示木皮岭的壮观美感。渡《白沙渡》,诗人登船遥望,只见岸壁陡峭、江水宛如“银河”,以“高壁抵嵌崟,洪涛越凌乱”来写伟岸奇险, “山岩”与“江水”联成整体画面,使人感到山势更加高峻奇险。杜甫笔下的险怪异崛的山势,给人自然而然的一幅美丽的画卷。仇兆鳌在评杜诗曰“势险而气寒,云门乍转,却途绝岸,积阻之处,又霾天寒,此所谓势多险也”。此句主要是对《寒峡》而言,但却代表了杜甫陇右诗的千岩万壑,姿态各异的山高险峻。

  峻,是指清峻峭拔,在形态上体现为高大幽绝,气概上显示为豪峻。杜甫陇右风光之峻,无不形成山水的风光特色。

  “西岸特秀发,      焕若灵芝繁。”(《木皮岭》)

  “回回山根水,      冉冉松上雨。”(《法镜寺》)

  “高萝成帷幄,      寒木垒旌旆。”(《万丈潭》)

  “仰看日车侧,      俯恐逾陇坂。”(《青阳峡》)

  “石门云雪隘,      古镇峰峦集。”(《龙门镇》)

  “山峻路绝踪,      石林气高浮。”(《凤凰台》)

  《木皮岭》据《徽县县志》载:突兀高峰,云烟万叠,为邑之西南屏峰。此山草木茂盛、秀美,杜甫笔下的“特秀发”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此山的幽雅景致,宛如仙境,给人一种清峻、险峻、秀峻之感。《法镜寺》的“回回山根水”描写了西和石堡的五台山,漾河水山绕回流,山上松枝含宿雨,仰望所见五台下的美景使人清峻秀美。《万丈潭》的岸边,“高萝”草木简直象帷幄,那“寒木”又象垒起的旌旗,说明“万丈潭”的周围奇险高峻,状似其多,胜景秀丽。《青阳峡》的“仰看日车侧……”诗人用想象的手法,夸张山峰的奇特和高峻、挺拔,把峭壁上的山石比喻到极点,让人联想到这里的山石恐怕连地轴也承担不了。《龙门镇》的所见所闻将古镇披上了一层神秘感,四面环山,石门窄狭高耸峻清,以“云”与“雪”和“峰峦集”夸张山势的峻美。《凤凰台》的“山峻,人不至高顶”,全诗充满神奇壮美的色彩。《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的高天佑先生注解:“山峻”、“石林”二句写实,路绝踪”、“气高浮”为下文展开想象作铺垫,正因其高峻,故有“安得万丈梯”的发向。《凤凰台》由于山峻高耸,积石如林,没有山路可走,从艺术手法上,有力地表明了凤凰台的峻险和美丽。

  杜诗笔下的陇右诗,山势雄奇险峻,其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是诗中的又一独放异彩的奇葩,从《发秦州》起始,“首首可诵,首首可鉴赏,首首清心明目”,美的价值让人读不够、赏不完。明代有人评价杜诗的山峻曰“凡好高好奇者,便写少陵陇右诗的山物美入情”。仇兆鳌注曰“蜀道山水奇绝,若作寻常登临览胜语,亦犹入耳。少陵搜奇扶奥,峭刻生新,各首自辟境界。后来天台方正学入蜀,对景阁笔,自叹无子美之才,何况他人乎?”杜诗独辟蹊径,使得这些诗作突兀宏肆,雄奇险峻,读来犹如一幅幅山水图的优美画卷,增添异彩,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俱高。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台湾诗人郑愁予:杜甫的诗有一种贵气
  • 请在教育中给李白杜甫们更大的空间
  • 西方人认为李白就写月亮 杜甫是写大众的
  • 顶一下
    (30)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