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葬礼

时间:2011-12-27 16:38来源:读友报 作者:轶名 点击: 载入中...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后,遗体于&&日下午从胶州路万国殡仪馆送往虹桥路万国公墓安葬,上海市区西北部几条绵延相连的马路上,形成了一条近万人的送殡队伍。人们用黑纱、挽幛和口号声来表达对鲁迅的哀思,更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群众用歌声来表达对这位文化巨人的悼念,从而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的决心。《中国大百科全书》称它为“挽歌游行”。

  据后来参加筹备葬礼的胡子婴回忆,当时,上海各界救国会联合会干事会开会,商议一个初步方案,其中一项就是关于送葬时唱悼歌的问题,“我们考虑到,筹备这件丧事,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为悼歌谱曲可能来不及,特别是参加葬礼的群众没有时间练唱,决定采用当时群众比较熟悉的《打回老家去》这首歌的曲为悼歌的曲,填上悼词,这样,大家只要背熟歌词,就好唱了。”实际上,因为参加送葬的人很多,既有各界团体群众,又有个人,一路上还不断有人参加进来。

  因此所唱的歌曲比筹划时更难以安排。除了以《打回老家去》曲调谱写的挽歌外,还有别的一些挽歌在送殡队伍中传唱。除挽歌外,群众还高唱已经流行的一些抗日歌曲,如!"\年问世的《义勇军进行曲》,当时已经成为群众集会游行必唱的一首歌曲。这些歌曲就此起彼伏地在蜿蜒前进的人流中飘着。

  在当时群众集会以歌咏作为一种武器,引吭高歌已成为一种风气的时候,殡葬队伍的歌声更多的是表达了千万群众的自发的心声。救亡歌咏活动曾在民族危亡之秋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最强音,这次“挽歌游行”则在其中谱写了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页。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千年丝路洒花雨——一台舞剧的40年
  • 张仲景的“五石汤”竟然藏在凉州
  • 铁道游击队:插入敌人心脏的铁路“钢刀”
  • 朱德的手电筒
  • 从古丝绸之路来华定居的“老外”
  • 汉代女性的什么装扮到今天仍受“文艺女青年”追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