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首位坦克战斗英雄:1948年一辆坦克横扫锦州

时间:2011-12-23 17:45来源:凤凰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锦州战役,董来扶驾驶‘老头’坦克,从冲击铁桥、激烈巷战到老城攻坚,连续作战,几次‘负伤’,全车乘员英勇顽强,孤胆作战,机智果敢,边打边修,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掩护步兵全歼老城1万守敌。战后,董来扶立大功,‘老头’坦克被东北炮兵司令部授予‘功臣号’称号。”这是《东北装甲兵战史》的记载。

点击进入下一页

文章摘自《党史博览》2008年第12期 作者:陈辉 原题为《董来扶:解放军第一位坦克战斗英雄》

一脸慈祥的笑容,一身老式军装,在笔者面前的这位老人,有着让人刮目相看的传奇经历:

解放军第一辆坦克车,他是驾驶员;

锦州战役,他成为解放军第一位坦克功臣;

平津战役,他驾驶坦克荣立大功;

开国大典,他驾驶着坦克方队的领队坦克;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他是坦克英雄的代表;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他驾驶的“功臣号”坦克。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一师原副参谋长董来扶。在天津蓟县的一所干休所里,老人向笔者讲述了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坦克兵生涯。


从驾驶“小豆”坦克到驾驶“老头”坦克

董来扶,山东烟台人,1929年9月出生。1945年5月,董来扶当上了八路军。日本投降后,他随部队到了东北。这时东北民主联军正派人收集日军坦克,组建坦克部队。坦克大队副大队长高克到部队挑坦克兵,一眼就看上了聪明能干的董来扶。

董来扶成为坦克兵后,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培训。当时坦克大队仅有4辆坦克,但坦克兵却有40多人。培训结束时,进行了技术大比武。在大比武中,董来扶驾驶坦克起步、停车、辨别声音、观察仪表都比战友们技高一筹。于是,他成为人民军队的首批坦克驾驶员之一。董来扶被分配驾驶一辆一吨半的日式轻型坦克,这种坦克被大家称为“小豆”坦克。

当时,靠山屯战斗就要打响,但在做战前准备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董来扶驾驶的“小豆”坦克的化油器着火,坦克被烧得不成样,人也受了伤。指导员想让董来扶养伤休息。

董来扶不吭声,憋了好半天才说了一句:“让我押送马车吧,不论怎样也要叫我到前方去!”指导员没有答应,董来扶低着头走了。

一会儿,董来扶把手上的绷带解掉,用几块药布贴住伤处,又找指导员软磨:“指导员你看,伤不是好了吗?让我去吧,我立功赎罪!”指导员又生气又爱怜,最后答应他用马车给坦克押送弹药、器材。董来扶总算参加了战斗,并出色地完成了战勤保障任务。

战斗结束后,上级把董来扶调到另一辆“小豆”坦克当第二驾驶员。这时,坦克大队奉命转移战场。不巧,这辆“小豆”坦克的四个缸坏了一个,不能发动,大家不知所措。关键时刻,董来扶向车长建议:“能不能把那个坏缸卸下来,这样不能跑四速也可以跑三速,只要能开走不用别的坦克拖,就不会影响全大队行动。”董来扶的建议被车长采纳,大家一试,果然很灵。

在坦克大队长途转移中,许多坦克的继电瓶发生故障。董来扶他们的“小豆”坦克的继电瓶也发生了故障,每次发动时都要别的坦克拖着走一段。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董来扶开动脑筋,反复研究,根据继电器的原理,用纸卷掖在继电瓶的弹片上,使发动机能够很好地充电。这样,董来扶他们的“小豆”坦克每次都能自己发动了。

“小董,来帮个忙!”“小董,过来帮我们看看!”“小董,你有啥高招,给咱们传经送宝呀!”全大队“抛锚”坦克的驾驶员都请董来扶当师傅。在靠山屯战斗中,董来扶没能唱主角,但在战后转移中却挑了大梁,领导和战友们都夸:“小董,真有两下子!”

“靠山屯战斗后,我终于开上了‘老头’坦克。”事隔几十年后,董来扶谈起这件往事仍然激动不已。

“老头”坦克是解放军第一代坦克兵对第一辆中型坦克的称呼。如今,这辆日本97式中型坦克已静静地停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中共名将
  • 龚澎: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 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中共名将
  • 中共高层“红机”秘史
  • 中共党史上弄假成真的革命夫妻
  • 中国首位女律师曾是第一女杀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