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中缅外交风波

时间:2011-12-20 19:04来源:摘自《苦撑危局——周恩 作者: 陈扬勇 点击: 载入中...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极左思潮很快祸及外交领域。

  中央文革小组要求国内有关部门向我国各驻外使馆、领事馆大量寄送毛主席著作、语录、像章和“文革”宣传品。

  1967年6月,我国驻缅甸人员不顾缅甸政府的劝阻,强行向华侨和缅甸国民散发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引起缅方的不满和干涉。过去,英国殖民者在缅甸搞了一个组织,他们向缅甸的年轻人发送一种徽章,参加该组织的成员都要佩戴这种徽章,目的是为了效忠英国女王。因此,缅甸方面对像章的事特别敏感和忌讳。为此,缅甸政府制定了一条法令,不允许学生佩戴外国徽章。

  从6月起,在缅甸的多所华侨学校里,学校方面要求学生摘下佩戴的毛主席像章,学生不答应,中缅双方民众多次发生冲突。6月27日、28日,缅甸首都仰光。缅甸民众包围并冲击我国驻缅甸大使馆,尽管缅甸政府调来了军队到现场劝阻,但还是有一些人冲入了大使馆,我国援缅的一经济专家被暴徒杀害。

  缅甸政府一再表示,愿同我国保持友好关系,不愿意把关系搞得很紧张。但在中国,极左思潮趾高气扬。“中央文革小组”一伙扬言:报纸的调子可以高于政府声明,群众的调子可以高于报纸,要逼缅甸同我们断交。

  从6月29日起,北京几十万群众连续在缅甸驻华大使馆门前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周恩来打电话给外交部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群众只许在使馆外示威,绝不能冲入使馆,更不能伤害使馆人员。7月初,又有一些造反派操纵部分群众准备冲击缅甸驻华大使馆,周恩来及时制止了这一行动。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中缅关系的事态得到控制,没有进一步恶化。缅甸总理奈温在会见周总理时说,他也曾受到来自国内的压力,要求他断绝同中国的外交关系,他拒绝了,原因是依据他本人掌握的一些情况,中国外交部当时受到两次冲击,表明中国政府不能完全控制局势;再就是我们看出了总理还是想继续我们的外交关系;我们不愿意断绝同中国的外交关系。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千里江山图》中的历史密码:隐藏宋徽宗人才观
  • 蒋介石对张治中的背叛一生耿耿于怀
  • 传说中的起死回生:《三国志》《晋书》皆有记载
  • 揭秘古代笔记中的那些离奇“痕迹”
  • 正史中的隋唐六英雄
  • 渡河战役中的小红军经历过怎样的青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