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可汗》同样是一部取得不错国际声誉的宝莱坞电影。
《三傻》所属的批判现实主义类影片,在当今印度已屡见不鲜,此类电影中,歌舞场面依然不可避免,但皆已处于从属地位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尽管印度电影早已经过多次蜕变,可是在多数中国人眼中,印度电影依旧还是《流浪者》《大篷车》那种样式,简单的故事情节加上大段突如其来的歌舞表演。然而,2011年底作为贺岁片被正式引进中国院线的宝莱坞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下简称《三傻》)或许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国人对印度电影的印象。
《三傻大闹宝莱坞》名子虽然看上去有些俗套,但它的故事却是非常极致。这部被看做励志片的电影不仅歌颂了友情和爱情,还无情地揭露了印度传统的填鸭式读死书教育体制。令人叫绝的是,《三傻》是一个包装成功的十足喜剧片,却在长达3个小时中赚足观众的泪水,让人在嬉笑和动容之中思考最简单不过的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求学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年轻人求学压力赢得共鸣
“人生不应是追求分数,而是追求梦想”,这是《三傻》的男主角兰彻的信条。“生活就像是竞赛,你要跑不快,就会被人踩到”。这是《三傻》电影中固守传统教学理念的皇家工程学院院长、绰号“病毒”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以上两种鲜明理念的对立下,《三傻》讲述了3个带着不同远大抱负的“傻瓜”男孩在印度最出色大学——皇家工程学院就读期间,如何面对理想、前途和困难,如何对待友情和爱情的故事。影片中的男主角兰彻(饰演者是印度目前最当红的男影星兼制片人阿米尔·汗)是一个敢于突破传统的学生,他不像其他学生那样一味服从教授的知识,且对填鸭式教育深恶痛绝,他希望能理解并享受科学的奥妙。为此兰彻经常以聪明的方式挑战学院里一直沿用的死背书本和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政策,因此激怒了唯我独尊的院长而险被逐离校。但尽管如此,兰彻在工程学方面的才华依然让院长折服,最终让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而“三个傻瓜”之一的小伙子法汗自幼热爱摄影却被父亲逼读电机系,在大学里任凭他怎样努力,成绩总是差强人意。在兰彻的鼓励下,法汗说服了父亲重新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后来他成为出色的摄影师。“三个傻瓜”中的另外一位兄弟拉朱则家境清贫缺乏自信。由于父亲身患重病,要靠母亲独自养家,为了承担养家的责任,他必须取得工程学学位。一次由于和兰彻一起参与“捣乱”面临被学校开除危险。尽管拉朱十分清楚如果被学校开除,全家的希望就会幻灭,但他依然不愿意出卖曾经把他的父亲从鬼门关救回来的好朋友兰彻。在情绪崩溃之下,他企图自杀但奇迹地生还,最终拉朱在兰彻等朋友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重新找回自信心,并很有尊严地赢得一份工作。
《三傻》揭露了印度教育和社会万象,例如印度大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培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创造力;印度父母一心望子成龙、强迫子女进入一般人都渴望报读的培育专业工程师的精英大学。影片中甚至还让人看到印度富二代为了得到一张能够光宗耀祖的大学文凭,如何找穷二代作“枪手”从小学到大学都代为上课的故事……
或许求学压力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年轻人都会面临的,因此《三傻》所讲述的故事颇具普遍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电影不仅在印度本土上映时获得很高票房,还在海外赢得诸多国际电影节大奖和迄今宝莱坞在海外的最高营业额——这一成绩印证了业界人士对于《三傻》的高度评价。在香港资深电影制片人徐顺理看来,“《三傻》在台湾和香港都创下了很高的票房纪录,它在台湾院线放映了4个月,在香港院线放映已经超过95天,而票房则达到2000万港币左右。一个印度电影在没有在香港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在难得。”
徐顺理认为,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在海外获得成功,得益于它用喜剧方式展现了年轻人求学压力以及如何面对压力,电影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精神非常具有普世价值,所以它能够在许多国家观众中产生强烈共鸣。此外,《三傻》的节奏也明显快于印度其他电影,这恐怕是赢得海外观众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如何战胜《阿凡达》
2009年印度电影市场上有两部电影成为票房大赢家,一个是《阿凡达》,一个是《三傻》。当美国电影大师卡梅隆凭借《阿凡达》几乎在全球多个国家电影市场拔得头筹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电影虽然在印度票房总值是10亿卢比,还是远远地落在了《三傻》之后(35亿卢比)。这一现象使许多人看到印度宝莱坞电影在国际上的崛起。值得一提的是,宝莱坞电影恰是从印度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才走到今天。
印度人是世界有名的影痴。印度每年出产的电影超过一千部。这其中实际上有不少是同一电影题材的不同语言版本,这种不同语言版本并非指简单的翻译不同,而是就同一个故事题材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由同一群演员在同一时期进行重新创作的产品。例如去年上映的由著名导演马尼·拉特纳导演的宝莱坞大片Raavan不仅有印地语版本,还有泰米尔语版本,后者不仅片名不一样,演员阵容也略有变化。不仅如此,印度电影还有一个比较奇特也是颇受诟病的地方,即不少电影故事甚至电影歌曲都能找到好莱坞的影子,因为很多剧本就是根据好莱坞电影素材改写,只不过所有故事情节都放到印度社会环境中进行。
然而,好莱坞电影走进印度市场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印度的电影院通常分成多种类型,其中多数电影院只放映印地语或者其他地方语言版电影,英文版电影仅在一些位于使馆区、高级富人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的多屏放映厅放映,光顾英文电影的人还是少数精英阶层以及受过教育的知识阶层,也正因为如此,美国大片虽然可能第一时间在印度上映,但如果这部影片没有被翻译成印度地方语言,那么其观众至多是非常有限的知识阶层。即便被翻译成印度地方语言,如果仅仅有印地语版本,依然有很多不懂印地语的观众错过。
美国大片《阿凡达》能够在印度电视市场获得不俗成绩,除了与其精彩的制作有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被翻译成多种印度语言版本。即便如此,《阿凡达》在印度的成功也仅仅属于个案,因为印度人非常善于固守自己的文化。有句话说,印度文化是强者,不管当今全世界流行什么,印度人还是要听自己的传统音乐,看自己的宝莱坞电影。正是这样独特的文化背景,造就着如今愈发强大的宝莱坞电影。
重新认识印度电影
其实,宝莱坞成功的电影还远不止《三傻》。2010年2月在全球多地同时上映的由印度最著名男影星沙鲁克·汗主演的《我的名字叫汗》也曾经在海外获得较高票房,而更早时由《三傻》主角阿米尔·汗出演的电影《印度往事》曾以复杂的情节、精致的制作在欧美掀起印度风暴,并荣获20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然而,无论《我的名字叫汗》还是《印度往事》,在中国大陆公映时均遭到惨败。至于惨败的原因,笔者认为这虽与电影公司推广乏力有关,但更大的因素恐怕还在于中国观众并不了解同时也没有足够兴趣了解当今的印度电影发展——在笔者观看这两部电影时,都发现偌大的影厅只有屈指可数的零星观众。此外,笔者分别在一些中老年以及年轻朋友中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尽管早已经过多次蜕变,可是在多数中国人印象中,印度电影依旧还是《流浪者》《大篷车》那种固定样式:简单的故事情节加上大段突如其来的歌舞表演。
的确,用色彩斑烂、场景绚丽、歌舞连场来形容印度电影一点不为过,但宝莱坞人早已经意识到昔日“爱情+歌舞”叙事套路的陈旧。为振兴宝莱坞,印度影人在保持传统电影特色的同时,已经对电影艺术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和创新。《印度往事》之所以能够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就是因为该片突破印度电影的惯用套路,着重心理刻画和对历史的思索,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在《印度往事》之后,宝莱坞出品的《季风的婚礼》、《阿育王》、《宝莱坞之恋》以及《三傻》等电影接连在世界各种电影节上获奖,这足以表明宝莱坞时代的来临。
而《三傻》所属的批判现实主义类影片,在当今印度也已屡见不鲜,此类电影中,歌舞场面依然不可避免,但皆已处于从属地位。换句话说,宝莱坞电影导演开始更加注重用具有人本主义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
不仅如此,宝莱坞电影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个比较显著的趋向,以往印度电影里反映的人物多是中产阶级以及精英阶层生活,而现在小人物则越来越多地成为宝莱坞荧屏主角,例如2010年印度总理辛格亲自观看的《自杀现场直播》,就是一个以印度农民自杀为主题的黑色幽默电影,它让人们看到印度主流商业电影与现实主义恰到好处的融合,在这个电影中甚至已经完全没有歌舞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