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要与百姓结缘
近年来,中国画廊的总数在逐年增加,并在成为一种日渐红火的文化产业。只要打开任何一个综合性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画廊”两字,都会看到上百家画廊的名字弹跳出来。每家画廊都在虚拟的展厅里展示着自己所能网罗得到的作品,进行网络推销。除此之外,在众多的大中城市中,画廊作为艺术品的一级市场,近来呈日渐兴旺的态势,尤其在各类书画艺术品市场上,其所起的作用更是越来越突出。
然而,不得不这样说,真正意义上的画廊,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一些画廊门庭冷落的现状,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也许与普通大众的潜在意识不无关系。据了解,在不少人的眼里,画廊只不过是那些富豪显贵的进出之地,似乎与布衣百姓无缘。看来,画廊要生存下去和不断壮大,还有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就是要尽快消除其高不可攀的形象,使其成为普及美育理念,提高城市品位的基地,以亲和民众的姿态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有识之士认为,要确立画廊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建立画廊的信誉权威,是吸引人们的关键之所在。首先,画廊不但要有“阳春白雪”,更要有“下里巴人”,尽量与平民大众靠近贴近。其二,作为寻常百姓而言,心目中关于画廊的传统概念也应该有所改变。要知道,无论画廊经营的是价值连城的大家画作,还是物美价廉的民间工艺品,其实都是一种历史或现实生活的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包含着不同的艺术容量,蕴含着一种艺术反思和超越,值得人们去领略和思考。正如一名画廊经营者所言:从某种角度来说,画廊提供的每幅作品虽然只是某个时期生活的“切片”,但它的确能引领人们迈进艺术的门槛,直接扫描艺术的生活,有品位的画廊应当是一种立体的美术词典,迷你的美术馆,还能搜罗遗散在民间的珍品,同时还能成为艺术家出道的阶梯,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这就是其画廊的一大宗旨之所在。
当然话又得这么说,画廊和酒吧、咖啡馆、美术馆一样,是都市的另一张脸面,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浓缩,是都市文化的一种诠释。在当今的纽约、巴黎、伦敦、汉堡、里斯本、东京等知名城市,其文化管理部门都会定期向国内民众出版关于画廊内容的导刊,就如同一本电话号码簿,上面密密麻麻印满着画廊的名字;画廊展览预告以及所在街区的地图;去各个画廊参观的指路图,有了这些“指南”,市民前往就如同去电影院一样平常方便,“今天上画廊去”已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并已成为这些城市文化建设和提高市民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愿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在我国城市里的画廊,也许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内容里的一个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越来越多的都市中,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一定也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今天上画廊去。”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