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草原“曼巴”王万青

时间:2024-11-19 21:47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瞭望新闻周刊 点击: 载入中...
  一名医生的离世,为何牵动整个玛曲草原?20世纪60年代,名校毕业的王万青离开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只身从上海来到玛曲,从此扎根草原55年,妙手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牧民群众
 
  这里的艰苦,超出了王万青的想象。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取暖烧的是牛粪,卫生院只有一间土坯房,医疗设备只有简单的十字药箱
 
  一位藏族大妈顶着风雪,端来一碗热米粥。那时,草原上物资匮乏,大米是非常稀缺的食品,看着眼前的米粥,王万青感动流泪,并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用毕生所学,好好服务牧民群众”
 
  2003年,从医院退休的王万青,依旧在草原上行医。每逢当地大型节会,他总是开着手扶拖拉机,为群众普及宣传卫生知识,看病送药,直到年事已高,再也不能奔波
 
 
 
  10月14日,玛曲人民敬仰的草原“曼巴”王万青因病逝世,享年80岁。
 
  曼巴,藏语意为医生。王万青是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尽管他生前立下遗嘱:不举行葬礼,一切从简。但自发前来吊唁的队伍愈发庞大,有生前亲朋、同事,更多的则是他医治过的患者。
 
  一名医生的离世,为何牵动整个玛曲草原?20世纪60年代,名校毕业的王万青离开繁华喧嚣的大城市,只身从上海来到玛曲,从此扎根草原55年,妙手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牧民群众。
 
  55年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奖”“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荣誉等身的王万青,却终身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扎根草原,奋斗于此、奉献于此、终老于此。
 
 
  王万青在出诊的路上(资料照片) 张锰摄/本刊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王万青是个喜欢挑战的人,上大学时他为了锻炼意志,曾徒步50公里前往上海市郊的佘山。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25岁的王万青当即在志愿表上郑重写下“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同年,从未到过大西北,更没有来过高原的王万青,被分配到甘肃西南部、海拔最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他主动向上级申请,前往条件最艰苦的玛曲县。玛曲是以藏族人口为主的纯牧业县,平均海拔3800多米,是甘肃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
 
  为了早日抵达玛曲,他甚至等不及统一发送的班车,蹭了一辆运送物资的“老嘎斯”汽车。那天,微风掠过,一望无际的绿浪翻滚波动,远方的几顶黑色帐篷,正在升起袅袅炊烟。
 
  窗外景色虽美,但前进的路并非坦途。行驶到一段土坡时,“老嘎斯”汽车艰难上爬,为了防止汽车下滑,王万青和乘客们下了车,手捧石块跟在后面,随时准备把石头垫在轮胎下面。颠簸了一天后,终于来到玛曲县阿万仓乡(现为阿万仓镇)卫生院。
 
  玛曲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这里种不了小麦,甚至种不了青稞。甘肃省南部边境的阿尼玛卿山阻挡着气流运动,天气变化多端,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雨雪交加,一天之内常常短袖和棉袄交替穿。
 
  这里的艰苦,超出了王万青的想象。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取暖烧的是牛粪,卫生院只有一间土坯房,医疗设备只有简单的十字药箱。当地海拔高、气压低,饭菜很难熟,日常除了白菜、萝卜,很难看到其他蔬菜。晚上,王万青睡在乡政府临时腾出的一间库房内,伴随着高原反应和屋外呼啸的风声入睡。
 
  语言不通、环境不适应、生活习惯差异巨大,初到草原的王万青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听说当地卫生条件差,虱子、臭虫等寄生虫多,他的父母赶紧寄来敌百虫杀虫剂;听说玛曲的生活单调艰苦,他们又寄来许多书籍,陪伴王万青度过草原上的漫漫长夜。
 
  除了生活上的难题,医疗工作更面临挑战。玛曲草原的农牧民,一般小病不愿去治,加上对这个新来的医生不了解,王万青到了阿万仓一个多星期后,才有人找他看病。王万青高兴极了,骑着马便往牧民家里赶。结果在上坡时,马因受惊将他掀下马背。
 
  在高原上坠马是件很危险的事,可能造成内脏破裂出血,每年都有牧民因此丧生。王万青被摔得天旋地转,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过了好一会才醒过来,但他不让牧民送他回乡。他指挥牧民协助自己接回脱臼的手臂,找了根绳子吊上伤臂后,又去出诊了。
 
  王万青完成了第一次出诊,让当地牧民记住了这位年轻的医生,但他也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条手臂从此留下了后遗症——弯曲到一定程度,就再也转不过来。
 
  一碗热米粥的感动
 
  玛曲,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几乎是两个上海大小,仅阿万仓乡就有1500平方公里,数千名牧民群众散居于此。为了出诊,王万青学会了策马奔驰,驱赶藏獒,在寒夜里渡过冰河,在草原上风餐露宿。在一次次出诊中,王万青慢慢适应了草原的生活。
 
  一次,他在出诊路上遭遇暴风雪,被困在牧民家里,还因感冒发了高烧,在帐篷里躺了好几天。因担心他吃不惯青稞面,一位藏族大妈顶着风雪,端来一碗热米粥。那时,草原上物资匮乏,大米是非常稀缺的食品,看着眼前的米粥,王万青感动流泪,并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用毕生所学,好好服务牧民群众”。
 
  牧区医疗力量的匮乏、自身技术能力的欠缺,让王万青时时揪心。为了攻克各种罕见病和常见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王万青就翻看从上海带回的专业书籍。他曾在图书馆淘到一部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依靠一点俄文基础,加上持之以恒的自学,他翻译完了这本十余万字的书,不断精进自身的医术。
 
  刚开始,草原上的牧民们并不认可西医,加上语言不通,王万青难以开展工作。一场成功的外科手术,让王万青成了这片高原最值得信赖的医生,也让当地人开始慢慢接受了西医疗法。
 
  1984年9月,一个10岁的小孩在放牧时,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当孩子被送到卫生院时,心跳微弱,随时可能死亡。卫生院条件简陋,王万青没做过类似手术,而从乡里转院要走100多里路,翻越海拔4000米大山,通过七道没有桥的河。情况紧急,只能就地手术。乡长对王万青说:“我们相信你,乡政府给你做担保。”
 
  于是,王万青和同事们立即讨论手术方案,并临时改造了手术设备。他们把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当手术台,用两只手电筒和一只电灯泡,营造无影灯光源……手术进行了一夜,王万青总共切除了84厘米发黑坏死的肠管,终于在天蒙蒙亮时,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在玛曲草原上,此前没有人敢做这样复杂的外科手术。原甘肃省卫生厅了解情况后,特批给卫生院8000元资金,供采买设备。
 
  在阿万仓乡,王万青一干就是20年。这期间,他在帐篷里做过外科手术,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的产妇接生……由他主刀或主持的脾破裂修补、骨盆骨折大出血休克抢救等手术,在当地均属首次,填补了玛曲医疗卫生事业的诸多空白。
 
 
  王万青(左)与儿子王团胜在家中聊天(资料照片) 马莎摄/本刊
 
  留在玛曲发挥余热
 
  王万青与草原的缘分,不止于救死扶伤,还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凯嫪。
 
  两人相识于一次“赤脚医生”的培训。王万青给各村的卫生员讲课,凯嫪就在旁边当翻译。这位“翻译”,最终成为他的妻子。两人的婚礼很简单,乡政府食堂的师傅帮忙做了手抓羊肉,王万青从上海带了些什锦糖果。
 
  婚后,两人住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分配的十几平方米小平房里,一日三餐虽只是简单的白粥青菜,但也自得其乐。平日里,王万青在卫生院接诊,凯嫪就负责打针发药。两人一起完成了全乡布病(布鲁氏杆菌病)普查,一起做手术、打马巡诊。
 
  牧区的生活节奏很慢,但王万青总是很忙。今年83岁的阿打,是阿万仓镇道尔加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万青平时话不多,但大家都深深佩服他的人品。”阿打说,王万青不是在看病,就是在赶着去看病的路上,一有时间就跟干部群众学藏语,努力融入当地环境。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受过他的指导,教起人来既严谨又有耐心,我们都是他的学生。”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姚春林的记忆里,王万青不是在治病救人,就是在钻研学习,眼不离人、手不离书。
 
  2003年,从医院退休的王万青,依旧在草原上行医。每逢当地大型节会,他总是开着手扶拖拉机,为群众普及宣传卫生知识,看病送药,直到年事已高,再也不能奔波。
 
  常年在高原工作,高原性低血压、高原性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病,时刻折磨着王万青。家人多次劝说他到低海拔地区生活,但谁都犟不过他。有时候被劝急了,王万青说,“你们再劝,我就自己回阿万仓去住。”
 
  “他坚持要留在玛曲发挥余热,为当地牧民看病。”王万青的大儿子王团胜回忆,在父亲人生的最后几年,经常有牧民登门看病,他总是来者不拒,为牧民开好处方,或者推荐患者到医院挂号具体科室和负责人。
 
  10月的玛曲,北风萧瑟,草木焜黄,游人渐少。弥留之际,王万青再次嘱咐子女,一定要把他留在玛曲。10月14日,王万青在家中去世,享年80岁。王万青的葬礼十分简单,家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除了两大箱子书外,几乎没有其他贵重物品。
 
  “父亲常说,人才只有在需要的地方才能体现价值,只要群众需要,哪里都能体现价值。”在王团胜眼中,父亲历来艰苦朴素,经常教导他们不务虚荣,不忘初心。
 
  呼唤更多人扎根西部
 
  每当谈起他的故事,王万青总是谦虚地说:“那个时代有很多像我这样的人,仅在玛曲,就有不少大学生在这里贡献青春。”但是,王万青无疑是这群人中,留在玛曲生活较久的一位。
 
  如今,玛曲县已经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当地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米不再是金贵稀罕的东西,牧区群众吃上了各式各样的蔬菜水果,享受着更加优越的医疗环境。王万青曾经工作的阿万仓镇卫生院,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两栋小楼,还有十多名专业医疗人员团队入驻。
 
  王万青的事迹,呼唤着更多医疗人员支援西部。复旦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彭裕文是王万青的同学,在他眼里,王万青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
 
  1994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成立,他们发扬王万青的宝贵精神,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崇山峻岭,深入革命老区,走进乡镇村落,前往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医疗服务,先后已有1000余人次投身志愿服务工作。
 
  一次讲座,让刘佩玺与王万青有过一面之缘。2024年5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毕业生刘佩玺,坐上列车远赴西藏,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王老师的志愿表上写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我的日记本里这样写,静静地呼吸着草原上的空气,我的新生命开始了。”刘佩玺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万青在草原上树起一面屹立不倒的红旗。多年来,王万青同志作为党员优秀典型,成为当地干部争相学习的楷模,许多人受到他的影响,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相信会涌现出更多‘王万青式’的干部,前往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玛曲县委组织部部长金平看来,共产党员要学习王万青身上那种艰苦朴素、奋斗创新、团结包容、奉献牺牲的精神。
 
  在玛曲县人民医院一楼,有一条走廊的墙上,挂着以王万青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过往的医护人员及家属不时驻足停留,了解草原“曼巴”的故事。“我们医院新入职医护人员的第一课,就是学习王万青医生的事迹,从进医院的第一天开始,就要搞清楚做一名怎样的医生。”玛曲县人民医院院长尕藏加措说。
 
  在王万青曾经工作过的阿万仓镇卫生院,当地收集了他生前留下的物品,建了一个小型纪念馆,纪念着这位令人敬仰的草原“曼巴”。“作为王万青医生的后辈同事,很荣幸能在阿万仓卫生院工作,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阿万仓镇卫生院影像室放射技师张玲玲说。
 
  “母亲常说,父亲已然是个玛曲人了。”王团胜说,如今的玛曲,当地各族群众不分彼此、共同奋斗,共筑美好家园。
 
  草原无垠,江河无限。王万青走了,但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在玛曲草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扎根草原,续写草原“曼巴”的新故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胡伟杰 崔翰超 袁全


 
(责任编辑:郑文)
>相关新闻
  • “曼巴细尔”王万青:“如有来生,我还会奔赴高原”
  • 草原好“曼巴”守护牧民健康
  • 穿军装的“曼巴”甘加草原上最可爱的人兰州军区临夏医疗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