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用生态保护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全覆盖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牧旅融合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交出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绿色答卷。
这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帐篷城景区(无人机照片,2021年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环境大变样幸福牧民家
碌曲县坐落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初秋,记者来到碌曲县玛艾镇红科村。
黄色墙壁、红色屋顶,一排排藏式风格的院落错落有致。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居住的杂乱草滩。
2019年,碌曲县累计投资6000多万元,在红科村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一场以易地搬迁、卫生整治、拆危改旧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拉开帷幕。村子里先后新建起93套住房,并增加了篮球场、文化景观长廊、主题广场等设施。
“牧民定居下来,村子建设得更加美丽。”玛艾镇副镇长桑杰加措介绍,村道上的牛马粪便得到清理,土路铺上了水泥,老旧房屋改建成崭新的藏式民居。每逢藏历新年,红科村都会举办“乡村舞台”,唱歌、跳舞、背水比赛……昔日在草场上四处游牧的村民,如今邻里关系更为紧密和谐。
22岁的村民仲格加在兰州市上大学。谈起家乡的变化,他感叹不已:“以前打水要去河边,有些村子里的房屋院墙都塌了,路也是坑坑洼洼,去县城要花两个多小时。现在家里一年四季都能用上自来水,院墙全被翻修了,去县城也只要20多分钟”。
红科村只是碌曲县近年来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缩影。2015年以来,碌曲县累计投资约9.6亿元,共计建设95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已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惠及2.7万余人。
这是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拍摄的尕海湖(无人机照片,2021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村子变景区致富有前景
沿着213国道行进,甘肃首个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牧民定居点碌曲县尕秀村很快映入眼帘。
经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曾经是落后贫穷牧民定居点的尕秀村,2017年开始发展旅游业,村集体成立了旅游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并由公司牵头兴办藏家乐,发展成为旅游明星村。
贡保加放下羊鞭开起藏家乐,从牧民转型为旅游从业者。刚开张的一段时间,贡保加的生意并不如意:推出拿手的藏餐,游客吃不惯,不买账;客房打扫得一尘不染,游客发现没有淋浴间和无线网络,转身就走。
这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为此,碌曲县在群众家门口举办旅游培训,从饭菜改良到客房配置全包括。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尕秀村停留过夜,全村超一半牧民开了藏家乐。数据显示,2021年,碌曲县接待游客80.2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67亿元。
贡保加的藏家乐越办越红火。手头有了闲钱,他打算再开一间餐馆,预计每年收入能增加6万元左右。“再算上牧场上的牛羊,以后日子会过得更好。”贡保加说。
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村民拉毛加在收拾自家开办的藏家乐客房。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产业释活力发展有动力
牛羊数量减少,牧民收入却不减反增。这“一增一减”中藏着哪些学问?
眼下正是牦牛贴秋膘的时节。在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村,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贡保勒知,正忙着喂养牦牛。合作社内,牛舍、育肥间和饲草料加工车间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以前是牛羊越养越多,草越来越少,山越来越秃,人越来越穷。”贡保勒知回忆道,2010年前后,超载放牧致使草原逐渐退化,草畜不平衡矛盾日益凸显。
作为黄河上游水源重要涵养区之一,为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碌曲县实施退牧还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极大地减轻了草原生态负重。同时,创新开展“十户联产”的合作经营模式,不断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传统牧业改革。
贡保勒知的合作社整合了村里牧民的草场、牦牛等生产资料,吸纳14名劳动力从事管理、放牧、饲草料和畜产品加工等工作。不同于传统的放牧方式,合作社采取舍饲、半舍饲结合的饲养方式。
这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拉仁关乡唐科村的劳尔都良种牦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貌。(受访者供图)
通过抱团发展,合作社养殖近700头牦牛,并以固定工资、分红等方式带动牧户增收,也让更多劳动力摆脱牛羊和草原,有了更多致富的可能。
“合作社统一托管牛,村民们从传统的游牧生活中解脱出来,开藏家乐、外出务工,再加上政府发放的草原生态保护奖补,增收渠道多了、收入比以前更高。”贡保勒知说。
目前,碌曲县共有270多家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带动5600多户农牧户增收,初步形成了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化、养殖标准科学化、经营销售市场化、生产设施规范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
生态优先的发展道路不仅是摆脱贫困之路,更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碌曲,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变成一种有品格的力量,不断赋予雪域高原新活力。(记者胡伟杰、文静)
这是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尕海湖拍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及其幼鸟(无人机照片,2021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