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3月30日电题:金川集团:锐意改革增强内生动力
新华社记者李杰
今年第一季度主要产品提前完成计划,实现开门红。成绩面前,王永前没有满足,不久前,他带领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部分高管,跨越2000多公里,从西北腹地来到渤海之滨,向山东企业学习先进经验。
“只有学先进才能找到差距。”作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深知只有强化精准对标,找准管理短板,促进管理提升,才能持续增强集团发展后劲。
金川集团是中国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在陇原大地耕耘60余载,是甘肃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金川镍矿的发现得以兴企,使中国甩掉了“贫镍”的帽子。然而,2015年至2016年,在有色金属行业周期性低迷、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等因素影响下,金川集团连续两年出现经营性亏损。
这是2021年2月11日拍摄的金川集团三矿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哲宇摄(资料图片)
“这是建厂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经营困难。”金川集团资源资本国际部总经理王宏林说,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经营活力不强,影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挑战就是机会,变革就是希望。金川集团掀起一场改革风暴:实行市场化劳动用工,打破“铁饭碗”,员工能进能出;实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放权,经营主体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各生产环节产品价格实现市场化……
“近3年,集团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新进4200多人,补充了大量新鲜血液。”金川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杨文林介绍,2020年,金川集团共有36名经理层成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占具备条件成员的67%。
谈起集团充分放权、内部交易价格市场化等改革措施,金川集团镍冶炼厂党委书记、副厂长郑军福感触颇深。“过去集团统一对接市场,作为中间生产环节技术人员,每年只知道报原料需求,完成生产任务,不了解市场,缺乏经营意识。”他说。
2016年,镍冶炼厂开始走出去,成功打开了市场:每年生产1.5万吨到2万吨电镀专用镍,实现该产品国产替代进口,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每年生产2000吨到3000吨定制造币专用镍,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锐意改革,增强了企业内生动力,2020年,金川集团盈利33亿元。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王永前说,2016年以来,集团开展了300余项科研攻关课题,成果转化率超过60%,其中2项成果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金川集团正以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为平台,混改引进龙蟒佰利联集团、新希望集团强化产业链,与恒大新能源、安徽长远、和宏精工合作,延长、补齐产业链。“只有不断对标一流企业,树立行业标杆,才能有效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王永前说。(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