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重整行装再出发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20-12-07 12:4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 王志俭 点击: 载入中...
  鑫报/大西北网讯(记者 王志俭)  12月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武威专场新闻发布会,武威市委书记柳鹏,武威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伟,武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扶贫办主任杨青山,围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武威市委书记柳鹏介绍了武威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柳鹏介绍说,武威市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2.5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45个民族。全市四县区中,凉州区、民勤县为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古浪县为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县、省定深度贫困县,天祝县为涉藏贫困县、国定“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2013年底,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3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5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47万人,贫困发生率23.14%。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特别是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和八步沙林场,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全市上下倍感振奋、感恩奋进、担当作为,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2017年,凉州区、民勤县脱贫摘帽;2019年,全市33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古浪县、天祝县脱贫摘帽。全市现行标准下的35.4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末的23.14%下降为零,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一是高站位谋划,严密构建攻坚体系。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压紧压实县区、乡村和行业部门扶贫责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攻坚体系。强化统筹调度,严格落实“周报告、月调度、季分析、半年小结、年度总结”制度,建立健全督促落实、跟踪推进、情况报告、问题整改、追责问责等机制,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严格成效考核评估,推动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精准落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促进,分级开展挂牌督战,全面落实稳岗援企等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和克服了疫情影响。
  
  二是高标准落实,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紧盯“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推动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集中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扎实组织开展“3+1”冲刺清零专项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对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反复“过筛子”“回头看”,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补齐短板,切实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色。农村中小学改薄任务全面完成,县乡村卫生机构全部达标,农村危房应改尽改,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贫困群众全部住进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通畅路、用上了互联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三是高起点推动,培育稳定增收产业。我们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立足沿山区“高原冷凉”优势、川区“绿洲水土”优势、沿沙区“沙漠光热”优势,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坚持全产业链开发,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各县区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发展带,实现了特色产业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真正培育起了群众家门口的产业,让广大群众吃上了稳定增收的定心丸。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全市羊、猪、鸡存栏均居全省第1位,牛存栏居全省第2位,食用菌产量居全省第1位,藜麦种植面积约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一半。引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9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852家,建成扶贫车间195家,每个产业背后都有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作支撑,有效发挥了带贫益贫作用。特别是引进实施了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嘉禾佳蔬菜种植及牛肉深加工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形成了种养加一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既解决了贫困群众长远可持续增收问题,又带动了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大力实施生态移民,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统筹脱贫攻坚和祁连山生态修复保护,针对南部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坚持科学规划、集中安置、分步实施,“十二五”以来,累计搬迁移民4.42万户17.02万人,集中安置到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容易培育产业的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松山滩等93个安置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7.67万人。同步配套完善移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下功夫培育发展后续增收产业,彻底解决了贫困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培育产业难等突出问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特别是今年5月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黄河取水指标获水利部黄委会批准,同意从黄河干流年取水4504万立方米,历史性地解决了移民区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问题,解除了移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对迁出区通过退耕还林、自然封育、人工造林等措施,促进了生态有效恢复。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时,充分肯定了高深山区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移民路子。
  
  五是大力开展全社会帮扶,凝聚攻坚强大合力。建立市级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单位帮村、干部联户工作机制,省市县乡815个单位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和移民新村,2.1万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帮扶力量对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累计选派1106名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2017年以来,天津市蓟州区投入帮扶资金3.12亿元,中国化工集团、交通银行分别投入帮扶资金0.45亿元、0.38亿元,集中实施帮扶协作项目140个,带动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认真开展干部双向挂职、人才交流和教育医疗帮扶,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等,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扶贫济困,完成消费扶贫1.23亿元。
  
  六是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通过“三个一批”(调整一批不在状态的、处理一批违纪违法的、补充一批干事有为的)措施,累计调整退出不称职村干部581名,处理违纪违法村干部283名,新选拔补充村干部741名,在1049个村配备大学生文书,公开选聘行政村专职化党组织书记278名,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班子带贫致富能力。深入推进“四抓两整治”,2018年以来累计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47个,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基层党建和富民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全面推广“三链”建设模式(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先后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454个,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培育特色产业、促农增收脱贫的发展优势,涌现出了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古浪县黄花滩绿洲生态移民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丛斌等一批致富带头人。
  
  七是强化扶志扶智,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把内源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贫困群众教育引导,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知情会,积极推广“文明股”分红、“道德储蓄所”、积分兑换“爱心超市”、村民道德“红黑榜”等精神扶贫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扶”、激励“干”、带动“脱”,涌现出了古浪县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李应川、天祝县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马生才等一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10多万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们坚持“群众至上、实践第一、大抓基层、从严从实”四大导向,举全市之力攻坚,如期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使武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武威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深切感受到:一是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从中找思路、找方法、找答案,才能夺取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二是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切实做到“六个精准”,才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三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的嘱托,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四是必须强化党建引领,真正使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依靠广大干部苦干实干,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辩证地看、科学地谋、务实地干,科学谋划制定“十四五”规划,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更好发挥河西门户作用,打造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目标。
 

  
  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性任务和标志性指标。近年来,武威市聚焦目标标准,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有保障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请您谈一谈这些方面的发展成就和主要变化?
  
  武威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伟
  
  周伟: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化细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反复“过筛子”、反复“回头看”,“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脱贫质量和成色不断提升,贫困地区面貌和群众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7.6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中小学543所、幼儿园146所,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实现零辍学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9%。
  
  二是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0.16亿元,完成三县一区县级医院、疾控中心和妇计中心项目建设,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7所,村卫生室349所,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合格医生和有制度保障”目标全面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率、参保率均达到100%。
  
  三是农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实际,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南祁连山区的4.42万户17.02万人搬迁到古浪黄花滩、天祝松山滩、凉州邓马营湖等集中安置区,同步配套建设了住宅、产业、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实现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而且有力带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全市农村住房进行全面排查和精准鉴定,发现一户、改造一户,动态监测、及时清零,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0383户,其中贫困户危房4484户,农村居无危房目标全面实现。
  
  四是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累计投入资金8.95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87项,建成千吨万人水厂24个,惠及贫困人口14.97万人。目前,每个县区都建成了水质监测中心,贫困地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3%、92%,冬季冻管、供水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全面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将培育扶贫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每个产业背后都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能力大户带动支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底的6963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2566元,年均增长10.3%。
  
  深入实施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累计新建改建农户厕所15.03万座,全市所有村组配备了垃圾桶、乡镇配备了垃圾收集转运车、县区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观,视觉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关系到脱贫质量和成色。近两年,武威市在发展培育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请您谈一谈武威市在产业扶贫方面最主要的做法和成效有哪些?
  
  柳鹏:产业是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根本,既关系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也关系今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下一步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武威市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之基、富民之本,拉开架势培育群众家门口的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优、从短到长、从低到高、从粗到精、从弱到强的“六大转变”,让广大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增收,真正让群众吃上了稳定脱贫增收的“定心丸”。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四抓:
  
  一是抓特色产业带建设。武威南靠祁连山,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中部是绿洲平原。这种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决定了气候条件的多样性,气候条件的多样性孕育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我们遵循自然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沿山区充分发挥气候冷凉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麦等特色产业;沿川区充分发挥地势平坦、灌溉条件良好等优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和设施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沿沙区充分发挥光热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优势,大力发展戈壁农业、特色蔬菜等特色产业。引导各县区“反弹琵琶、长袖善舞”,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这样就形成了规模连片、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带。
  
  二是抓全产业链开发。我们从良种开始抓起,一直到种植、养殖、加工、品牌、销售等,坚持全产业链开发,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坚持这样一个理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做到“种出好产品、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
  
  这里我举个例子,像我们去年引进的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这个项目就带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我们把它称之为“1+6”甚至“1+N”产业集群,“1”就是牛奶的加工制造项目,加“6”,第一是奶牛的养殖、第二是饲草的种植、第三是有机肥的生产、第四是生物医药、第五是物流园区、第六是包装印刷。围绕这个项目,凉州区和古浪县建设了总规模7.2万头的10个牧场,目前已陆续进牛运营。配套建设的金世泰包装项目已投入试生产,兽药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安装设备,物流仓储项目加快推进,引进甘肃亚盛田园牧歌草业集团建设饲草种植加工项目,饲料场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办理,明年3月开工建设。整个“1+6”奶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可达85亿元,全部建成投运后,年产值可达到160-170亿元,带动12-14万头奶牛养殖和60万亩饲草基地种植,对促进全市农业结构根本性调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抓良种繁育工程。良种是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谁掌握了良种,谁就掌握了市场和产业的主动权。在产业发展中,我们大力实施特色产业种子提升工程,切实抓好良种引进、繁育、推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产业发展,从源头上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比如,围绕羊产业发展,我们建立了古浪兴盛种羊繁育基地、浙江长兴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民勤育种基地和民勤纯种湖羊繁育场;围绕蔬菜产业发展,我们建立了凉州甜美蔬菜种苗产业园、民勤人参果脱毒育苗繁育中心,等等,在良种繁育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四是抓品牌战略。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标志。我们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切实把产品做成商品、商品做成精品,全面提升武威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方面抓全国性的品牌,民勤县先后被誉为中国肉羊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天祝县被誉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和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另一方面,各县区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像“凉州农鲜”“民清源”“原味古浪”“天祝原生”注册为区域公共品牌,天祝白牦牛、藜麦,民勤蜜瓜、肉羊等产品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品牌。通过打造品牌让特色农产品走出武威、走出甘肃,走向全国,民勤腾盛蔬菜基地、古浪县六道沟蔬菜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武威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全市“八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特色产业的收入从2016年到2019年,这3年时间,增长了1.3倍,特色产业促农增收成效日益显现。
  
  民主协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截至2019年,武威市四个贫困县区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请问在防止返贫和阻止致贫的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武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扶贫办主任杨青山:经过近年来的艰苦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的35.4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贫困群众脱贫后,有可能因灾、因病、因学、因残等自然风险和客观原因重新返贫,产生新的贫困。为有效防止返贫致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来之不易的成果,我们重点采取了以下六项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制定了《关于贫困县摘帽后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到“四个不摘”的若干意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保持攻坚态势不变,持续压紧压实县乡村防返贫阻致贫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县区继续把主要精力用在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上,做到靶心不偏、焦点不散、力度不减。
  
  二是建立落实监测帮扶机制。把建档立卡户,边缘困难户,因残、因病、因学、因突发意外、因疫情影响导致家庭收入骤减或者支出骤增户等三类群体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对摸排出有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3080户11149人、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易致贫户2542户7002人,有针对性地落实产业就业、健康扶贫、小额信贷、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比如:天祝县聚焦“未贫先防”,全面推行“防贫保”,打出防返贫“组合拳”,筑牢了返贫防线。
  
  三是大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围绕“三大特色产业带”建设和“八大产业”发展,引进以中天、凯伟为主的肉羊,以顶乐、康美为主的肉牛,以伊利、优然为主的奶牛,以牧原为主的生猪,以德青源为主的禽蛋,以华中农业、海升为主的蔬菜,以众兴、臣祥为主的食用菌,以纯洁高原农业为主的藜麦等一大批产业关联度高的扶贫龙头企业,组建农民合作社6852家,实现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特色产业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全覆盖,利益联结更加紧密,销售渠道不断拓展,带贫益贫效益充分发挥。
  
  四是加大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对具备发展生产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大小额信贷支持力度,扶持发展增收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切实把返贫致贫风险降到最低程度。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32.75亿元,回收32.75亿元;今年已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万户7.22亿元,实现了“应贷尽贷”。
  
  五是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切实发挥民政低保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人口、新增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兜住民生底线,保障基本生活。全市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了4428元、5760元,保障对象分别达到了21333户50768人、5264户5678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六是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宣传和弘扬新时代武威精神,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涌现出了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胡中山、胡丛斌,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马生才,牢记嘱托辛勤致富的李应川等一大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脱贫攻坚好典型。光荣脱贫、勤劳致富,已成为武威广大农民群众的崇尚追求。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十二五”以来,武威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贫困群众“挪出穷窝、拔掉穷根”的根本之策,对世代生活在祁连山高深山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柳鹏:易地搬迁脱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武威移民数量在全省是最大的,“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搬迁移民17.02万人。刚才我介绍过,武威市南部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我们将群众搬迁到了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就医上学方便、容易培育产业的绿洲区进行安置,彻底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实现了挪穷窝、拔穷根、改穷业。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统筹考虑土地、水资源承载力,规划建设了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松山滩等93个移民安置区,新建住宅4.42万套,新开垦耕地12万亩,实施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和供水入户工程,集中搬迁安置了4.42万户17.02万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97万户7.67万人)。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全市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34.82亿元,落实搬迁贷款49.87亿元,在移民安置区配套建设了学校、幼儿园、村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供水、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揽子解决了搬迁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
  
  三是大抓产业,夯实脱贫基础。移民群众搬迁下来,吃什么、喝什么,靠什么增收,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这样一个目标。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下大力抓好移民区后续产业培育,增强移民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这也就是我刚才介绍的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八大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两年,移民区累计建成日光温室9986万座2.03万亩、养殖暖棚2.4万座133万平方米,搬迁群众中90%以上的得到产业和就业政策支持,三分之二以上的依靠产业和就业脱贫,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持续”目标。
  
  四是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治理。我们统筹考虑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移民搬迁后,采取“退、封、造、管”等措施,促进生态有效恢复,实现了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双赢、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迁出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47万亩,封山育林71.62万亩,营造水源涵养林20.7万亩,实现了“人退山绿”,走出了一条高深山区贫困群众易地搬迁脱贫致富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生态移民路子。
  
  省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对于贫困户而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扶贫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请问武威市今年在克服疫情影响推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周伟:就业是民生之本。武威市是人口大市,每年有40万城乡富余劳动力需要输转就业。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把就业扶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践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统筹加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贫和援企稳岗奖补政策,多方面挖掘就业潜力,多方式促进转移就业,实行“六张清单”管理机制,确保了有输转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输尽输”“应转尽转”。
  
  一是多措并举,全力扩大输转规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稳就业硬核政策,紧盯防疫、出行“两个安全”,采取“一对一、人盯人”就业帮扶措施,通过包专机1架、专列6列、专车86辆、车厢13节,“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返岗7283人,力促全市贫困劳动力务工不受阻、收入不降低。今年,全市共输转贫困劳动力14.46万人,较2019年增加2.47万人,创劳务收入31.47亿元;落实贫困劳动力务工奖补资金1484.55万元。
  
  二是大抓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技能。坚持以稳定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行“培训券”式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培训时间、培训工种、培训机构,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能力。今年持“培训券”参加培训劳动力达到了17141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262人。
  
  三是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发展家门口产业。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办兴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今年,新建海越现代农业、牧原农牧养殖、幸业养老等扶贫车间41家,累计达到195家,吸纳贫困劳动力900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到3000以上,很多农村妇女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就业两不误。
  
  四是优化配置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按照省上部署要求,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今年新开发乡村保洁、道路维护、防疫消杀、巡查值守、爱心理发等9大类公益性岗位2774个,累计达到1.52万个,优先吸纳支持贫困户劳动力上岗就业,确保疫情影响下收入不降低。
  
  五是促进东西协作,增加就业岗位。加强与天津市蓟州区劳务协作,组织举办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50余场次,落实就业帮扶资金405.98万元,助力武威市12205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六是立足当地,大力促进就业。这几年,我们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抓扶贫产业,引进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组建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种养加一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大市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疫情发生以后,这些企业对贫困群众稳定就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对这些企业我们也采取了“一对一”的精准防控服务支持措施,确保了企业在第一时间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力助推了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武威市民勤县苏武沙漠大景区大漠雕塑演绎“丝路之梦”
  • 武威市民勤县东湖镇万亩茴香基地茴香花灿烂绽放
  • 武威市一季度减税降费八千万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 甘肃武威市精准引进97名教育类人才(附需求表)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
  • 砥砺奋进七十年牢记嘱托再出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