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时间:2018-05-30 22:34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 谢晓玲 点击: 载入中...
【三年决战奔小康】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关注“精神扶贫”系列报道之三
 
    “小康生活等不来,得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摘掉了贫困帽,日子正一天天好转的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村民陆得成感慨良多。
 
    “前几年生活很不顺当,先是贷了10万元草食畜牧业贴息贷款养羊,结果价格不好,全赔了;接着养鸡,因为缺少销路和技术,也没折腾成,又赔了一万八;后来妻子和我离了婚,我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生活本来就够艰苦的了,偏又得了胰腺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那时真是很灰心。”陆得成说。
 
    “贫穷不可怕,就怕没信心。不论遇到啥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眼看着陆得成一家的生活境况越来越差,村党支部书记赵世俊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马永毅反复登门给他做思想工作,鼓励他树立起致富的信心。
 
    “去年,我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村里还为我争取了低保和养殖补贴,帮我修起了养殖暖棚。我买了11只优质湖羊,当年就产了19只羔,各种收入加起来超过3万元。今年打算再多买几只羊。”对未来的生活,陆得成充满了信心。
 
    扶贫先要扶志。赵世俊介绍,西湾村类似陆得成这样因病、因学、因灾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户有六七家,为了消除他们“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和“自暴自弃”的自卑心理,西湾村利用帮扶单位金昌市委办公室的政策信息资源优势,一方面从“思想、志气、信心、心灵、智力”五个方面实施“精神扶贫”,全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精准破解贫困户“不想脱贫”“不敢脱贫”“不能脱贫”“不望脱贫”“不会脱贫”五大难题,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另一方面积极协调,通过低保兜底、医疗救助、社会助学、扶贫贷款、劳务培训输转、产业扶持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摆脱困境。
 
“通过政策换脑子、找路子,不仅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脑袋‘活起来’,使贫困群众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马永毅说,“扶贫单位和村里改‘输血’为‘造血’,坚持开展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自主创业技术指导及富民政策和信息宣讲,解决贫困群众因缺技术、无思路而‘不会脱贫’的问题,去年成功输转富余劳动力1814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00万元。”
 
    为了增强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彻底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近几年,西湾村不仅种树、修路,新建高位蓄水池,整治村容村貌,持续发力解决贫困人口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而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多方筹资1900万元建成标准化综合养殖区,带领全村300多户村民发展中小型家庭舍饲养殖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招商整村流转土地9300亩,连片发展马铃薯制种和高原夏菜;投资20万元维修改造大沽政治部遗址,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产业兴旺为西湾村稳定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村民张生辉说:“现在我的养殖小区除去成本,一年能净赚6万多元。土地流转后,我还能就近务工,一天也能挣100多元,日子好着呢!”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贫病有依靠 健康奔小康——医疗资源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努力奋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人民网评: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各族群众加速奔小康
  • 东西部“携手奔小康”,总书记指示这么干!
  • 自强共助 同奔小康——写在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 【脱贫攻坚奔小康】临潭县朱旗村:山沟里种出“甜草莓”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