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正教授邓鹤翔。(资料图片)
当很多同龄人还在学校念书时,生于1985年的邓鹤翔,已受聘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院的一名正教授。媒体报道“最年轻教授”的事迹后,网友们击节赞赏,舆论普遍对他的真才实学深表钦佩——他曾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三篇论文,并于2012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期颇受争议的几位”最年轻官员“。无论是生于1985年的湖南省湘潭县副县长徐韬,还是生于1984年的广东揭阳县副县长江中咏,抑或此前其他几位“80后”“90后”官员,他们的简历被媒体曝光后,都遭到舆论的强烈质疑。
几乎同龄的“最年轻教授”和“最年轻官员”,为何在公众那里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究其因,并非是“仇官”情绪使然,而是因为选聘“最年轻教授”是在阳光下进行的,经得起公众的检验。一方面,邓鹤翔的学历资质和学术才华有目共睹,广受公众认可;另一方面,武大在选聘过程中恪守审核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正、公平与透明。
然而,那些被媒体推到聚光灯下的“最年轻官员”,在提拔任用过程中,要么虚报了年龄和学历,要么违反了常规的提拔程序,要么得到了“官爹官妈”的特殊照顾,几乎每一步都存在瑕疵或猫儿腻。
两相对比,“最年轻教授”是用真才实学赢得社会的肯定,一些“最年轻官员”则是用“潜规则”和违规手段给自己的仕途铺好了路。透过这种反差极大的舆论反馈,我们能感受到公众对公平和透明的渴求,也更能理解一些地方一些年轻官员们提拔为何“老被疑”。
据称,像邓鹤翔这样年轻的教授,武大还有10多位。“最年轻教授”被网友们奉为励志传奇,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并不会非理性地质疑所有年轻人的能力。同样,这对选拔干部也有积极启示——组织部门无需因担心舆论质疑而放缓干部年轻化的趋势,只要在程序公正和信息公开方面把好关,做到公道正派、风清气正,有才华的年轻干部被提拔被重要,民众是会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