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分分合合,打打杀杀,起起伏伏。而在无数热闹的事件背后,具体的产品是决定胜败的根本,也更值得长久反复地回味。三节课盘点了2015年最值得关注和评述的十大互联网产品事件,我们把它推荐给你。
每一年,都伴随着变化、发展、变革和死亡。过去这一年,一样有N多新产品出现,一样有N多旧产品死去,也一样有N多产品变得天翻地覆。
以下事件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本文提及的所有事件案例,均基于“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值得评述”三个标准进行选取。
事件1:微信朋友圈广告上线
2015年1月25日,微信朋友圈迎来了那个终于到来的时刻——朋友圈广告上线。这一举动,标志着微信全面迈进了一个产品的成熟期,开始了在商业变现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但,相比起其广告系统产品本身,这一次微信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借助其已有的关系链、大数据和朋友圈原本的传播机制,微信把这一次广告系统上线的运营做得无比性感。
借助于社交、关系圈层、身份地位等糅杂在一起的压力和话题性,几乎一夜之间,好像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自己在朋友圈刷到的是宝马,还是Vivo,还是可口可乐,还是其他……而无论是微信的广告系统本身,还是在微信投放了广告的品牌,都在这样的谈论中也跟着火遍了大江南北。经此一役,朋友圈广告全民皆知。
当一类新产品上线之初,往往可以通过先做事件和话题,再发展业务的方式完成初始阶段的第一轮运营。微信此例,当是典范。
事件2:创意摄影社交应用“足记”爆红
2015年3月,一个刷爆了朋友圈和几乎所有社交网络的现象级产品出现了,这就是足记。
按照足记团队的说法,足记那个引发了爆炸性传播的产品功能——“大片模式”,是在2015年2月上线的。因为这个功能的上线,他们得到了一众媒体、大V的推荐。再此后,N多用户开始在朋友圈、微博晒“大片”,这样的态势又引发了更多媒体、大V们的跟进关注,直到最后全民皆知。
足记的这一波爆红,再一次证明了,有时候,当你在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炫逼格”和“晒自己”这样的类似单点上做出一些创新并把单点体验做得极致的时候,你是真的可以有可能纯粹凭借着产品本身和社会化媒体的病毒传播一炮而红的。
但回过头来再看,足记的爆红,给予产品本身的伤害可能远大于价值。这从足记爆火过后留下的满世界的负面评价就可见一斑。
一个产品,在其早期就突然拥有了面向大众用户和海量用户的机会,这往往并不是好事。那意味着你将失去大量打磨产品和修正错误的机会。
事件3:产品“Magic”及相应模式走红互联网创业圈
2015年3月,在号称是“创业者圣地”的硅谷YC孵化器,诞生了一个神奇的产品——Magic。
Magic是YC的一个团队用了一个周末的业余时间做出来的一款产品。它的逻辑,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你把你想要的东西短信发给Magic(任何东西都可以),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剩下的所有事情它都会帮你搞定。
就是依靠着这么简单的模式,在诞生不到1个月之后,Magic就已获得了红杉资本领投的1200万美元A轮融资。
消息一出,顿时刺激到了国内的一众创业者和产品人,“Magic”模式在国内产品圈火了起来,如神猪助理、应应、如意如意、家事儿、Get、美位等等。短短几个月时间,类似的产品,在国内已不下10款。
从产品层面看,Magic模式的本质,是一个可以响应用户任意个性化需求的私人助理,它以一个极简的界面和无数后端的人力服务+数据匹配,试图可以成为一个可堪比拟搜索引擎的用户入口。不同的是,搜索引擎承载的只能够是信息,而一款智能化的私人助理,可以承载的除了信息以外,还有服务。它受到热捧的背后,是人工智能的无穷想象空间,以及一个可以比拟GOOGLE的用户入口。
而从商业和行业层面看,Magic模式的走红,也再一次证明了,在一个万众创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一个所谓“大而美”的产品机会,一旦现身且得到初步验证后,一定会引来无数人的疯狂跟进,进而演变为一场近身肉搏,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一定寥寥无几。
另外,说句有点儿题外话的感慨。我总觉得,做产品这个事,一味为了迎合市场和商业机会的导向去做产品,不如回归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初心。那样的状态,可能会让人更平静更顺畅。
事件4:付费一对一经验交谈平台“在行”上线
2015年3月,果壳网旗下产品“在行”正式上线,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果壳所孵化出来的在互联网圈内最有声势和影响力的新产品。
与其他有点儿名声和规模的O2O和“共享经济”类产品不同,在行并非只是在单一的以互联网为载体,为用户提供一种标准化的线下服务。恰恰相反,“与人交谈”这样的事情,体验是高度非标准化的。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我觉得在行在某些时候,提供给你的可能更像是一种有深度+有品质的社交体验,这让“在行”在某些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社区。
当然,在行也有其面临的挑战。逻辑上讲,既然是一种非标准化的新兴服务,那么在行除了要克服教育用户的难题(绝大部分用户是没有付费约见某个人请教问题这样的习惯的),还可能要克服业务批量增长的难题。他们正为此而努力。
事件5:豆瓣“豆邮更名私信”事件
2015年5月17日早上,豆瓣将其特有的用户通讯工具“豆邮”更名为“私信”。这几乎立刻引发了豆瓣用户的强烈抗议和反弹,一时间豆瓣上充斥着声讨、嘲讽、请愿声,用户纷纷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不满。
历经了整整两天几乎在互联网世界里铺天盖地的声讨和不满后,5月19日,豆瓣终于低头,豆瓣CEO阿北公开发表声明:“豆邮”被改回来了。
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豆瓣的纠结——既要顾及那些眼看着活跃度越来越低,但对于豆瓣品牌有着强烈认知和忠诚度的老用户们,又必须要考虑更多的新用户们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乃至要考虑更多产品上新的可能性,这让豆瓣首尾难顾。
承载了大量用户情感和回忆的某个产品功能,是会在一个社区中演变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标签的。对于豆瓣而言,“豆邮”这个功能,正是如此。
要知道,在一个社区中,这种浓厚的情感往往恰好是维系社区氛围的关键,所以每个成功社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标签。试图对文化标签进行改动所需付出的代价,会很大。
但随着社区的成长和环境的改变,变化是必然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成熟型的产品,在涉及到文化符号的改变时,社区也许可以让用户更多的参与进来,一个拥有用户参与的改变,永远是比生硬的改变要来得更容易,也更有人情味的。
事件6:滴滴陆续上线顺风车、大巴、代驾等业务,并更名为“滴滴出行”
2015年,是滴滴真正奠定自己霸主地位的一年。经历了2013年的摸索,2014年的血拼和整合之后,到了2015年,滴滴打车全面迈入了自己的成熟期。
在整个滴滴的发展历程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其以一个高频的切入点占得先机,之后再一点点去往下延伸自己的业务的稳健扎实的切入路径,以及其团队超强的执行力和超前的战略洞见。
而到了2015年,经历了这一切洗礼的滴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们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新一代的互联网巨头型公司,开启了一系列业务,且凭借自己坚实的基础在各条线上把对手打得溃不成军。尤其是,在2015年初,经历过了跟Uber的正面对抗后,滴滴更显得成熟。
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迄今为止,在顺风车领域滴滴已占据70%以上的份额;2015年7月15日滴滴巴士正式上线;2015年7月28日,滴滴代驾上线,至此,滴滴完成六大产品线布局。而到2015年年底,滴滴在互联网出租车出行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已经形成垄断之势。
如今的滴滴,俨然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人“出行”相关需求的第一入口,它的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不管是P2P租车还是试驾又或是其他出行类业务,都要小心,因为看起来,滴滴进入这些领域,无非只是早晚而已。
事件7:领英中国发布职业社交APP“赤兔”
2015年6月23日,领英(LinkedIn)中国宣布,由本土团队独立研发的基于真实身份的职场社交App——“赤兔”上线。
领英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对此发表公开声明,称赤兔将是自己的最后一次AllIn。
“赤兔”这款产品的上线,更大的意义和看点在于,这差不多是一家全球性的海外巨头级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基于自己已有的核心业务,在中国本土推出独立于全球平台之外、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端产品。
据沈博阳称,对于赤兔这款产品,领英中国团队拥有绝对的自主权。在此之前,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落地,一向有几点饱受诟病:不接地气、慢、国内团队没有自主权、难以本土化。可以看出来,这一次,无论沈博阳还是领英,都是在做一次赌注和冒险。
此外,长期以来,在互联网圈饱受争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为何中国从未出现一个成功的本土化领英?以及为何领英在中国无法获得成功?这一次,赤兔会不会有所不同?我们拭目以待。
事件8:直播APP“17”快速蹿红,然后遭到应用商店集体封杀
和菜头有言:性是网络第一生产力,无聊是网络第二生产力,免费是网络第三生产力。三力结合,基本上可以解释一切网络热点事件。
此论可谓经典。在2015年9月,“17”这款产品的爆红,完美地契合了这三点。“17”是台湾艺人黄立成团队开发的一款主打在线直播功能的APP,王思聪对其有投资。
总结17的亮点和特别之处,大约有以下这么几点——
直播内容的丰富性。
对主播直接实行“按获得点赞数给予分成”的运营模式。
内容无边界,大量色情类等违规内容充斥其中。
借由以上几点,17在上线之后一路走高,直到爆红。2015年6月5日,17的IOS版上线;9月25日,17冲榜到Appstore中国免费榜第一位,同期刷爆朋友圈,成为2015年度继“足记”后又一款刷爆朋友圈的新兴产品。
但,短短几天后,9月29日,17即因为内容涉及色情、暴力等敏感内容,被国内所有应用商店下架。
只是,17爆红的背后某些契合了人性的地方,才是真正值得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的。
事件9:知乎上线新产品——读读日报
2015年9月24日,知乎宣布正式上线一款新的移动端内容消费产品——“读读日报”。读读日报,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知乎日报的3.0版本,也是知乎的一次新尝试。
在产品逻辑上,读读日报采取的是“人人都是主编”的UGC模式,赋予每一个普通用户创建自己的主题日报和筛选内容加入的权利,供其他用户关注阅读。
某种意义上,读读日报希望实现的,其实是一个“基于人为内容采集、关系和人格信任的今日头条”。其背后的逻辑,是:基于熟悉和信任度的内容推荐,是会比基于机器算法的内容推荐可以更有效、更有温度的。
相比于其产品,读读日报上线时的运营,甚至更引人注目。知乎也再一次向用户们证明了,作为一个精英知识社区,他们的脑洞和策划能量从来都不弱。
他们用这一款名为“两个人,如何做一款排行榜前十的APP”的H5,刷爆了朋友圈,为读读日报的上线造足了势。
知乎发展至今,作为国内目前几乎已经是影响力最大的内容型社区,似乎也来到了一个“不进则退”的关键关口。就目前所看得到的各种信息而言,“读读日报”是过去一年里,知乎动作最大的尝试。而这也是我们决定把它放进十大产品事件中的原因。
只是,就目前来看,读读日报还远没有到达可以“火起来”的那个预期。读读日报的前景,似乎也跟知乎的商业化前景一,并不明朗,任重道远。
事件10:支付宝改版,朋友圈&生活圈真假难辨
2015年10月15日,支付宝更新了其9.2版本。这次改版,连同其2015年7月上线“朋友”功能,被称为是“支付宝12年以来史上最大的一次改版变化”。
按照官方说明,支付宝9.2更新主要上线的功能是3个强社交相关的功能,分别是生活圈、朋友间聊天时的阅后即焚和视频拍摄三个功能。
而这当中,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其几乎全盘照抄了微信的通讯录、聊天和朋友圈,甚至是,连产品界面都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要是要说创新的话,支付宝也还是有一些微信所没有的东西的,比如说,视频拍摄,弹幕,还有打赏……
毫无疑问,支付宝是在面临着微信所带来的压力的,甚至是,这种压力正在越来越大。
但也毫无疑问,作为用户,我们也几乎不可能把支付宝当作是一个社交或通讯应用来看待。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与其把新版支付宝的改版看作是一次产品和业务层面的变化,不若将其看作是一次PR事件,或许会更好。无论你赞也好,骂也好,对于支付宝而言,最重要的,其实是那种无时无刻都在被人讨论着的刷存在感式的效果。
产品,有时候或许也可以不只是功能,它还可以成为营销和PR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苏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