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分之一的锂电池,都产自这里。
“高原之城”西宁,通过实施循环、节约、减碳的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转型升级路径。
记者走进青藏高原,探究这座城市“绿色逆袭”的密码。
“0.5%”的绿色换装
数九寒天,北山脚下。110亩的北山林场苗圃基地中,难觅一丝绿意。49岁的林场场长吴忠祥站在成排苗木间,脸被冻得黑红,边查苗边盘算:新的一年里,哪些苗木可以出圃,移栽上山?
凛冬中,草木萧瑟,满目枯黄。西宁,这座寓意“西陲永宁”的千年古城,此时尽显原始容貌。
地处西陲,纬度偏北,西宁城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一年里有5个月是冬季,干燥少雨,含氧量仅平原地区70%左右,开水最多烧到90℃。
土黄色,曾是这座城市的主色调。
高原开春晚。再过一个多月,吴忠祥最喜欢的柳树就会吐芽,意味着西宁的冬天即将过去。
“生长在高原上的柳树,冬季风雪中隐忍顽强,夏季成荫时低调垂枝,西宁把柳树确定为市树。”吴忠祥说。
2021年,西宁市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194亩,街头巷尾“冒出”上百处绿化景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3平方米;完成营造林81.3万亩,草原生态保护110万亩,整体森林覆盖率提高0.5%,达到36.5%。
“别小瞧这0.5%,这些都是在高寒缺氧的贫瘠地块上种出来、养护活的。”西宁市林草局局长周仁义说。
水土流失,盐碱化严重,年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达到1000毫米。西宁地薄、缺水,更留不住水,长期出现“年年种树不见树,次次栽树老地方”。
为了种树,西宁人车载肩挑,运土栽苗;在山脚下建泵站,陡坡上铺管道,林灌系统犹如蜘蛛网遍布山体;无论城区拆除出的空地,还是大片工业规划用地,都毫不犹豫用来建成绿地花园或生态园林……
西宁城区东西狭长,南北两山对峙。数代西宁人花了30多年时间,使得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由7.2%提升到79%,完成从缺林少绿到绿水青山的“城市换装”。在西北地区省会城市,西宁是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项荣誉的唯一获得者。
绿色,正铺就这座高原之城的多彩生活,见证高原之城迈向幸福美好的步伐。
“80%”的减碳答卷
从城区向西30多公里,坐落在西宁甘河工业园区的亚洲硅业多晶硅生产线,技术人员正在紧张点火、调试还原炉等设备。
不久后,这里出炉的一块块多晶硅材料,经过系列工艺处理,再切片、刻蚀、压印、镀膜,制成太阳能光伏板,将运至茫茫戈壁滩上叠起“蓝色海浪”。
过去一年,西宁市完成工业投资129亿元,同比增长54.6%,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500亿元;招商引资项目落地37个,总投资383亿元,到位资金200多亿元,创造新纪录。
青藏高原上需要建设工厂吗?会不会破坏生态?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全省近90%国土都被划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域。
同时,青海地广人稀,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广袤戈壁上,光伏、风力可开发量分别达到35亿千瓦、7555万千瓦;大小盐湖里,蕴藏着丰富的钠、镁、钾、锂等资源,其中锂资源就占我国已探明储量的一半多……
湟水河穿城,南北川交汇。西宁地处河湟谷地,面积仅占青藏高原的0.39%,但承载着整个高原25%的人口、30%左右的经济总量。
由于长期发展滞后,产业基础薄弱,西宁基础建设、民生改善存在较大投入缺口。西宁市南川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黄晓东直言,大量农牧民进城在西宁定居,不发展产业,哪来那么多就业岗位?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西宁需要绿色发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生态优先,既是约束,也是机遇——
一大批火力发电机组关停退出,带动光伏、风机等制造材料生产如火如荼。“风光”装机量攀升,新能源汽车备受青睐,促使锂电储能井喷发展。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1100台单晶炉正满负荷生产;比亚迪动力电池新产线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新型刀片电池即将成批出厂。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连峰冒着寒风,在工地上忙着推进项目建设,“年底二期投产时,西宁高性能碳纤维产能将占全国相关产能的‘半壁江山’”。
如今,西宁市多晶硅、锂电材料、碳纤维三项清洁能源装备生产材料的产能,分别约占全国的20%、33%、36%。“十四五”期间,西宁市将打造光伏制造、锂电储能、新型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依托青海水力、太阳能、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约90%的突出优势,西宁以电力消耗为主的传统高能耗企业,正转变为低碳排放的绿色产业。
2021年前三季度,西宁全社会能源消耗中约7成是用电。其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能源消耗超过80%都是清洁绿电。仅此就相比传统化石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60万吨。
“0”的城市追求
1月23日中午,西宁城东区康西市场。经营蔬菜的个体户武广崎拎着一大袋烂叶剩菜,放入统一的收储点。
这些垃圾和全市每天产生的200余吨餐厨垃圾一道,汇集到专门处理车间。过去一年,西宁市产生的超过9万吨餐厨垃圾,集中经过厌氧发酵、固液分离等系列工序处置,产生超过300万立方米的沼气,剩余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
部分沼气通过生物发电,输送至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电力又驱动车间成套设备,生产无水氟化氢。这一过程产生的氟石膏,过去被视为废渣,如今则送到下游,生产水泥。
从剩菜剩叶到沼气发电,再到化工生产,经过复杂工艺流程“吃干榨净”,正是西宁推动建设“无废城市”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无废城市”试点,西宁市经过两年多探索,形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餐厨垃圾、农牧业畜禽粪污等10条综合利用链条,每年资源化利用工业固废13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3%;餐厨垃圾综合处置超过95%。
发展滞后、资源匮乏的困境,更在倒逼西宁,将“无废”拓展到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半干旱地区,西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7%,降雨多在夏季,且分布不均,短时间暴雨不时引发局部内涝,加上西宁土质多是湿陷性黄土,吸水就会软化流动,易引发塌陷或山洪。
“通过探索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透水砖铺装、防渗土工膜等工艺,海绵城市项目区内雨水利用量占城市自来水供应量比重超过2%。”西宁市城建局副局长沙东海说,按照规划,到2025年西宁市20%的建成区将成为海绵城市,雨水利用率将大幅提升。
陆续在居民小区、机关单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累计30.4万户,达标占比95%;在中小学开展“半份菜、小份菜”勤俭节约活动,从娃娃抓起,从小树立“绿色节约、减少浪费”意识……
从过去“飞沙走石”的西陲边镇,到如今“绿色逆袭”的高原之城,这座城市的未来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完)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