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队长马保闲:二十年从未厌倦和疲乏

时间:2018-11-14 18:3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网兰州11月14日电(常瑞芳)3个小时车程赶往广河县,抓获4名偷盗案犯罪嫌疑人,突审一天一夜,隔天下午再将犯罪嫌疑人押解回看守所……连续两天两夜的不眠不休,终于放倒了在刑侦一线工作了二十年的马保闲。
 
    马保闲是兰州市公安局红古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其实查案子那几天老马已经有些症状了,时常胸口发闷,但是案子办得急,就没顾上,连轴转了几十个小时,再加上他本来就有高血压,就突发脑梗了……”马队长多年来的老搭档、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瞿创业回忆说,医院下了6份病危通知书,重症监护室住了4天,马保闲才脱离危险。
 
    如今已经出院一个多月,但是语言不流利、视力下降和难以执笔的后遗症还在困扰着他。“我急啊,家里也待不住,就想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着急的案子,但是大家关心我,不让我老往队里跑,叫我在家安心养病。为了能尽快恢复,回去上班,现在爱人也陪着我四处求医。”刚从西安看病回来的马保闲说。
 
    自1999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加班熬夜就是马保闲工作的日常状态。多年来他参与破获杀人、抢劫、强奸、贩毒、诈骗等刑事案件1300余起,经济案件130余起,抓获并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400多名,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700余万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加班熬夜是马保闲工作的常态。(常瑞芳 摄影)
 
    “我当时的直觉就是他了!”
 
    红古区是兰州市的远郊区,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治安环境复杂。2011年11月19日,红古分局接到一起失踪案件,涉及一名年轻女性及其驾驶的出租车。凭借十几年的刑侦经验和直觉,马保闲猜测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失踪案。后来由嫌疑人亲属收到的一条短信判断,嫌疑人很可能就在北京,马保闲当即申请赶赴北京调查。
 
    “嫌疑人从未申报过户籍,也没有留下过任何照片,当时发短信的手机只能确定在北京,却无法定位出具体位置,而且我们也不能断定嫌疑人会一直停留在北京……虽然有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我还是想去试一试!”马保闲和北京市公安局技侦部门的同事们在北京城巡查了几天几夜,才在一所保安培训学校定位到持有该手机号码的机主,进而询问出嫌疑人确实借用过该手机,最终在一所大学食堂找到了已经改名换姓的嫌疑人。
 
    “站在食堂门口,远远就能感觉出来嫌疑人粗鲁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我当时的直觉就是他了!等他前脚迈出食堂,我们就上前一把按住,喝出他的真实姓名,他才愣住了……”马保闲说后来经过审问确认了其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去北京只是抱着一丝希望,犹如大海捞针,纯属碰运气,再加上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北京市公安局的同事们工作也非常繁忙,如果没有马队长的苦苦坚持,这个案子很可能就拖下来了。”与马保闲共事7年的同事边发国很感慨。
 
    “不漏掉任何一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
 
    长久以来,马保闲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对2008年开始参加刑警工作的梁伟来说,马保闲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领路人,生死之交的战友,更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兄弟。
 
    “刚入行的时候,什么也不懂,学校学的都是些理论知识,遇到案子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马队总是特别耐心地给我们分析案情,理清线索脉络。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马队,因为他总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线索。”
 
    2010年的一起杀人案陷入瓶颈期,找不到线索时,马保闲耐住性子,四五天时间不分昼夜,亲自排查了100多个摄像头,才发现了嫌疑车辆,使案子有了进展。
 
    2014年夏天为了破获一起系列偷盗案,马保闲带着梁伟乔装成拾荒者一个多星期,梁伟回忆说:“那段时间一有空,我们就到南区那一片收垃圾,暗中观察,一个下雨天的晚上,我们发现一处下水井盖被挪动,从下面探出一个人头,这才发现了嫌疑人的行踪。”
 
    谈到查案的秘诀,马保闲谦虚地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诀,我就是一个想法,不漏掉任何一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坚持住不放弃!”
 
    2007年红古一连发生了30多起偷盗电杆的案件,查了十几天也没有实质进展,后来是马保闲在上班途中看到一架废品车上的铜丝,就着收废品这条线索,顺藤摸瓜,最终抓获了嫌疑人。
 
    再多的“惊心动魄”都变成了“平淡无奇”
 
    在马保闲眼里,那些轻车熟路的工作,那些面对嫌疑人出于本能的反应,却常常使家人担惊受怕。
 
    1999年刚参加工作,马保闲被分配到川区刑警中队,负责农村刑事案件。当时没有高速,只有路况也不是很好的国道,过往的货运车辆由于速度较慢经常被扒车盗窃,大到摩托车、电视机,小到面粉、洗衣粉,什么东西都丢。
 
    2000年夏天,马保闲和同事半夜追捕一伙偷盗轮胎的嫌疑犯,“那会儿我还年轻,身体比较健壮,跑得相对快一点,一路追着嫌疑犯到了山旁边的一条水渠,眼看着他‘嗵’的一声跳下去,我就啥也管不了了,只能跟着跳下去……”虽然水渠只有五六米宽,但跳下去却深不见底,师父见状忙喊他回来,但箭已发出,水性不好的马保闲还是硬撑着连刨带蹬到了对岸,继续起身追捕,最终将嫌疑犯抓获。
 
    这是马保闲工作以来的第一次“拼命”,自此再多的“惊心动魄”在他那里都变成了“平淡无奇”。“那会我们刚谈恋爱,我印象特别深,那条水沟离地也有个三四米,他后来满腿的淤青……还有一次抓捕行动我就在现场,嫌疑犯是个女的,手里的凶器差一点点就割到他的脖子,还好一名小同志从窗户里跳出来,踢倒了嫌疑犯。”同在红古分局从事公益性岗位的妻子罗玉兰说。
 
 
从警二十年来,马保闲获得的各种荣誉奖励。(常瑞芳 摄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马保闲对于工作的执着和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与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从警二十年来,马保闲荣立个人三等功五次,被兰州市公安系统评为先进个人七次,2015年荣获红古区“劳动模范”称号,当然这些成绩背后少不了家人的默默支持。
 
    “二十年,从未感到厌倦和疲乏”
 
    马保闲父亲长期患有高血压,母亲患有脑梗。作为家中独子,他却因为工作繁忙,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压在了妻子身上,“家里的事很少让他操心,也指望不上他,说没有怨言是假的,但是自从我在分局工作后也就慢慢理解了,觉得他也挺不容易的。”罗玉兰说。
 
    谈到读高三的儿子马不凡,罗玉兰感触良多:“儿子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哭着回来问我,为什么爸爸从来不接送他,原来同学们说他没爸爸,我就给老马下了‘死命令’,明天你必须去学校接儿子回家!这才解除了同学们对儿子的误会。”
 
    虽然交谈不多,但马保闲对待工作的认真和坚持却深深影响着孩子,从小要强不服输,对待学习更是一丝不敢放松。在马不凡的记忆里,父亲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睡觉,“干警察真的太累了,不到50岁就一身的病……不过我现在也越来越能理解他了,能从事热爱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吧。”
 
    明年6月,马不凡将参加高考了。马保闲说:“1998年警校毕业,我如愿以偿进入了警察这个行业,实现了自己的刑警梦,一干就是二十年,从未感到厌倦和疲乏,反而越来越热爱和放不下,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肩负起属于他的责任。”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