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湟源建筑的点睛之笔

时间:2014-04-19 08:33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湟源滨河石刻

 

湟源滨河石刻 

 

  走在湟源明清老街的石板路上,街衢两旁触目皆是柱顶石、牌坊夹杆石、踏步石、石栏杆,顿感古意盎然,饶有趣味。这些或精美传神、或朴拙粗犷的建筑石刻,集中展示了湟源极具品位的传统建筑石刻技艺,也折射出湟源古城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湟源民居建筑的点睛之笔。


 

嘉庆至道光年间是鼎盛期

 


  我省古建筑专家张君奇曾在丹噶尔古城考察古建筑,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古城民居建筑上内容丰富、雕工精美的石刻构件。


  尤其城隍庙殿堂墀头的石刻技艺更是精湛,张君奇说:“墀头下肩采用湟源地产菜绿石,雕工精美细腻,其中鹿鹤同春的造型让我至今难忘。”


  丹噶尔古城城隍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嘉庆六年重修,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也是老街上的古建筑活化石。我省地方史学家任玉贵说,虽然如今已无法考证湟源石刻的起源,但可以确定的是,湟源民居建筑石刻技艺最鼎盛的时候是嘉庆至道光年间。


  早在唐宋时,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的湟源,成为享誉汉藏地区的茶马互市集散地,迎来了贸易繁盛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随后湟源建筑石刻技艺也逐渐进入鼎盛期。商贾们除了在这儿修建洋行,还盖私宅居住,这些民居历数百年沧桑,如今依然存在。


 

湟源独有:墀头下肩展技艺

 


  拐进一条小巷,门牌上写着西城壕四横巷,居住在这里的张老太已近八十岁,老人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


  见我们仔细打量门内外的石头台阶、门前立着的顶部刻着猴子的石头柱子,老人解释道:那时候,讲究一些的人家都砌石台阶,不光看着气派,还实用耐磨。石头柱子就是拴马桩,分为桩顶、桩颈、桩身、桩根四个部分,柱顶刻猴子,取马上封侯之意。西城壕的小小拴马桩也浸润着中原文化,但诙谐的造型,简约、只求达意的雕工,显示了河湟人粗犷豪放的审美特色。


  小巷里,几乎每家的门前都有这样的拴马桩,材质多数都是产自湟源“尕三峡”的花岗岩,本地人称麻拉石或芝麻石。


  除了拴马桩,民居山墙外侧突出于檐柱之外的墀头下肩也格外吸引人。墀头自下而上可分为三部分:下肩、上身和盘头。据张君奇介绍,中原民居通常只在墀头的盘头上做雕刻,为的是盘头在抬眼可望的位置,更引人注目,对居下的下肩部位,则不做装饰。但是湟源老街的民居大不一样,不仅在靠近门口台阶的下肩部位使用了地产菜绿石,还在下肩有限的空间里,凭借精湛的雕刻技艺雕出了湟源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


  张君奇说,这是湟源独有的民居建筑风格。这些墀头下肩,都是先在菜绿石上勾出外框,再在框内雕刻图案。深浮雕手法的运用和构图的别具一格,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墀头下肩雕着彩带扎卷轴画线和线装书的这户人家,表达出书香雅阁的趣味;雕五福梅花传递出“喜上眉梢”的寓意,表达户主对喜气祥瑞的期盼……这些雕刻题材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构图又有自己朴拙、不拘一格的特色,就像一幅幅小品画一样清新质朴,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这些雕刻图案不仅突显着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也载负着湟源人的文化传承,烙下了时代的印痕。


  走在这样的小巷,时时跃入眼帘的既实用又美观的石刻,装点着建筑门前的气派,也丰富着寻古者对湟源建筑石刻技艺和文化蕴含的理解。


 

文庙内石刻技艺随处可见

 


  明清老街上的牌坊夹杆石,每个支撑起房屋的木柱底部都有起承重、防水、防腐、防蛀蚀作用的柱顶石,可见湟源的石刻技艺在建筑上的广泛。位于明清老街中部的文庙,对石刻技艺的运用也比比皆是。


  走过踏步石,迈入文庙大门,照壁后面又是一排石栏杆,栏板上雕暗八仙图案。回廊连接处有低矮木栏护围,每到拐角处都有顶部雕花的石头柱子及时接续,建筑上把石柱称为望柱。望柱让木栏稳稳当当地立住,也增添了木石之约的趣味。


  宽度跟正殿大门一样的踏步石有数级,让人可以缓步直达台上。台上的孔子塑像是青白石质地,人身比例合度,衣褶纹理细腻,用圆雕的手法塑造出孔子的神韵气概。


  大殿门廊两侧的两个菜绿石材质的碑首引人瞩目,透雕的手法雕出二龙戏珠造型,繁复华丽。还有仿官室御路石,中间嵌镶石雕翘首盘龙、云朵花纹图案的丹陛,雕刻精美。石凳前的石桌上刻字的石简,还有整面大理石墙上刻着的楷体《四书》,令人忍不住驻足诵读……


  徜徉在文庙宽大的庭院,不论驻足于何处,建筑石刻触目皆是。用湟源最有特色的石材,配合湟源传统的石刻技艺修建装点文庙,体现了湟源人的崇文重教,典雅的石刻技艺也激起后人对传统文明的记忆。


 

石出“尕三峡”,造就好石匠

 


  湟源多山多石,湟水河和药水河将湟源分成狭长的“丁”字形河谷盆地,构成湟源“三峡”,也被人们称为“尕三峡”,即西石峡、巴燕峡、药水峡。峡内景色如画,但见清溪潺湲、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峡谷内盛产石头,用当地人的话说,山里揭开土层就是石头,其中以菜绿石、麻拉石居多,品相也最好。


  这里的人们自古靠山吃山,有不少人家祖祖辈辈都是石匠,石雕手艺薪火相传到如今。其中药水峡的石匠集中在药水村和蒙古道村,尤以蒙古道村石匠为多为好。


  蒙古道村石匠郑明财家的石刻技艺已经传了三代,他在十几岁时就跟着父亲学石雕,二十岁出师。因为手艺好、脑子活,郑明财渐渐有了很多回头客。后来,四十来岁的郑明财办起了石料厂,每年承揽的活计跨越省内外。


  郑明财的石料厂位于109国道旁边,交通方便。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不光改进了父辈传下来的石刻技艺,而且根据市场需求,主要承担门楼庭院石刻构件的活计,主打建筑牌,如今已拥有了三个石料厂,雇请了几十名工人,还引进了电动设备。郑明财说,远的不提,以前冬天是建筑活停工的时候,今年到现在还要开工赶活。“没办法,订单太多了。”


  同村的石匠贺钢也开了石料厂。贺钢的祖辈是从中原地区迁来的,他现在沿袭着爷爷和父亲传下的纯手工技艺,只用斧凿、錾子之类的工具做活儿,厂子里只有三个人做活,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订单也不少。


  因为这门手艺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粉尘大,年轻人吃不了苦,不太愿意干。据统计,村子里三百多人,很多都是石匠出身,然而,年轻一代中愿意传承祖辈衣钵的人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四川昭化发现神秘石刻或与蜀道分布有关
  • 西北地区的石刻艺术
  • 四川多处古石刻现天龙八部题材 系佛教中8种神怪
  • 石刻:湟源建筑的点睛之笔
  • 宝鸡石鼓: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
  • 尧大山摩崖石刻 十二生肖漫话光阴故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