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习仲勋(2)

时间:2013-12-05 08:48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建立新政权,为开辟新苏区提供组织保障。习仲勋任环县县委书记后,县委立即成立了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和妇女部等工作机构。县苏维埃政府也同时成立秘书室、内务部、财政部、保卫部、裁判部等工作部门。新政权成立后,习仲勋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动员耿荣昌等当地一大批进步青年参加乡村革命工作,并介绍耿荣昌、杨富川等8人成为环县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他的领导下,环县新苏区的革命活动蓬勃发展,建立起环城、洪德、胡家洞子、山城、黑城岔和郭家原等6个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及39个乡党支部,并于1936年6月底建立了县、区、乡三级党政组织机构,使环县的革命和建设有了牢固的战斗堡垒。


  组建地方武装力量,保卫根据地安全。环县位于陕、甘、宁交界地带,新苏区刚刚建立时,敌情、社情十分复杂。特别是盘踞在当地及周边的赵思忠等几十股土匪与国民党武装势力相互勾结,经常骚扰破坏新生的红色政权,残害人民,屠杀党员干部。面对严重的匪患和敌情,习仲勋高度重视地方武装力量的建设,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在环城、洪德、胡家洞子3个区组建起游击队,迅速发展队员40多人,配备枪支30余支。同时在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保安大队,并号召组织各区、乡成立自卫队、儿童团等组织打击敌匪的破坏和捣乱活动,积极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保卫新生政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习仲勋周密部署,将曾残害我工作人员的匪徒抓获,召开群众大会,依法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匪徒,极大地震慑了地方土匪,鼓舞了民心,保卫了根据地安全。


  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宣传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活动,习仲勋率领环县各级干部与红军宣传队紧密配合,组成流动宣传队,深入南湫等偏远山区农村,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当地群众主动站岗放哨,保护各级党员干部的安全。洪德街药铺掌柜梁蒿山利用行医卖药之便,为习仲勋及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收集情报。


  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群众最大支持。1936年11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环县山城堡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发生的山城堡战役中,当地群众给予红军极大的援助。红军一进入山城堡,环县、曲子县人民群众就积极投身到支前拥军活动中,腾出窑洞,让出水窖,奉献灶具,积极为红军提供食宿。男的送军粮、搬军械、搞运输;女的纺线、织袜子、做军鞋、碾米、推磨、做干粮;青少年、儿童团站岗放哨,为红军传递情报。甜水堡附近的群众为红军送慰问粮20石,羊100多只,银元300块;曲子县八珠群众赶运粮食50多驮;环县、固北县派出100多人给红军当向导。正是在习仲勋的宣传和动员下,为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证明,谁拥有了群众,谁就能赢得战争。


  为统一领导和管理陕甘宁新苏区,中共中央在决定红军西征的同时成立了陕甘宁省,并于1936年6月将新成立的陕甘宁省府由陕北吴起镇刘家渠村迁至环县洪德河连湾,陕甘宁省的管辖范围扩大到包括曲子、环县、华池、固北、赤安、豫旺、豫海、定边、安边、盐池等十多个县,使这里成为领导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大本营。红军西征解放环县后继续挥师西进,习仲勋即由曲子赶赴洪德城,任中共环县县委书记。毛泽东对于开辟以庆阳洪德为中心的西方根据地高度关注,于6月6日致电彭德怀,指出:“庆阳、洪德城线及其东西地区是西方根据地的重心,是镇原以北人口经济条件较好地带,应以一军团一个师及军团政治部一半及陕甘宁红军主力全力担负,亦限7月半完成初步赤化。”党把赤化环县的艰巨任务交给了习仲勋。对此,习仲勋回忆到:“为了稳定陕甘宁根据地,毛主席命令红军打退西面和北面的敌人。我也随军西征,在李富春同志为首的陕甘宁省委领导下,在陇东的环县、曲子一带做群众工作。”


  虽然从1936年6月任环县县委书记到9月调离只有短暂的几个月时间,但年仅23岁的习仲勋凭借着丰富的根据地建设经验,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扎实工作,各项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开创了环县历史的新纪元。


  建立新政权,为开辟新苏区提供组织保障。习仲勋任环县县委书记后,县委立即成立了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和妇女部等工作机构。县苏维埃政府也同时成立秘书室、内务部、财政部、保卫部、裁判部等工作部门。新政权成立后,习仲勋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动员耿荣昌等当地一大批进步青年参加乡村革命工作,并介绍耿荣昌、杨富川等8人成为环县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他的领导下,环县新苏区的革命活动蓬勃发展,建立起环城、洪德、胡家洞子、山城、黑城岔和郭家原等6个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及39个乡党支部,并于1936年6月底建立了县、区、乡三级党政组织机构,使环县的革命和建设有了牢固的战斗堡垒。


  组建地方武装力量,保卫根据地安全。环县位于陕、甘、宁交界地带,新苏区刚刚建立时,敌情、社情十分复杂。特别是盘踞在当地及周边的赵思忠等几十股土匪与国民党武装势力相互勾结,经常骚扰破坏新生的红色政权,残害人民,屠杀党员干部。面对严重的匪患和敌情,习仲勋高度重视地方武装力量的建设,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在环城、洪德、胡家洞子3个区组建起游击队,迅速发展队员40多人,配备枪支30余支。同时在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了保安大队,并号召组织各区、乡成立自卫队、儿童团等组织打击敌匪的破坏和捣乱活动,积极开展革命武装斗争,保卫新生政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习仲勋周密部署,将曾残害我工作人员的匪徒抓获,召开群众大会,依法处决了作恶多端的匪徒,极大地震慑了地方土匪,鼓舞了民心,保卫了根据地安全。


  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宣传中共中央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活动,习仲勋率领环县各级干部与红军宣传队紧密配合,组成流动宣传队,深入南湫等偏远山区农村,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当地群众主动站岗放哨,保护各级党员干部的安全。洪德街药铺掌柜梁蒿山利用行医卖药之便,为习仲勋及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收集情报。


  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群众最大支持。1936年11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环县山城堡与国民党胡宗南部发生的山城堡战役中,当地群众给予红军极大的援助。红军一进入山城堡,环县、曲子县人民群众就积极投身到支前拥军活动中,腾出窑洞,让出水窖,奉献灶具,积极为红军提供食宿。男的送军粮、搬军械、搞运输;女的纺线、织袜子、做军鞋、碾米、推磨、做干粮;青少年、儿童团站岗放哨,为红军传递情报。甜水堡附近的群众为红军送慰问粮20石,羊100多只,银元300块;曲子县八珠群众赶运粮食50多驮;环县、固北县派出100多人给红军当向导。正是在习仲勋的宣传和动员下,为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山城堡战役的胜利证明,谁拥有了群众,谁就能赢得战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环县民间艺人义务为学生上皮影课(图)
  • 甘肃环县传承道情皮影(组图)
  • 决胜环县山城堡:红军长征最后一战
  • 环县民间围绕东汉中兴皇帝刘秀的故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