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文庙

时间:2012-08-08 10:55来源: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韩城系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太史故里。小时候就听大人讲韩城是“小北京”,“上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的谚语耳熟能详(韩城老城北边的梁因坡陡,人们形象地说能累死牛,所以叫死牛坡),足见其文化底蕴的深厚。五十年代末,合阳曾并入韩城,旋即又分治。十几岁的时候,曾跟随哥哥去韩城马沟渠煤矿拉煤,几十里地跑下来浑身像散了架。当时走的是司马迁祠边的石子老道,举目仰望高山仰止牌楼,感叹芝川白杨林阴大道,对韩城有种类似家乡般的特殊感情。以后又多次去韩城,但都是匆匆而过。12月5日笔者专程去参观了韩城文庙。

 

    韩城文庙坐北朝南,始建于元朝,现存规模形成于明清两代。现有主体、配列建筑22座,计78间,由四个紧密相连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是14世纪以来陕西省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文庙古建筑群,这在全国县市级文庙中也是罕见的。整个建筑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庭院宽阔,格局规范,结构严谨,显示了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的特有风姿,被誉为镶嵌在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1977年列为陕西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在文庙门外有“贤关”与“圣城”两个牌坊,东牌坊上书“德配天地”,西牌坊上书“道冠古今”。


    “棂星门”是文庙的正门,过“棂星门”是文庙的第一个大院。前面有“水”、“泮桥”,在古代称秀才为“身游伴水”,也就是说古代具备秀才以上资格的人在祭孔时才能从桥上经过。另外,在这个院里还有六座碑楼,分别记载了明清两代修缮文庙的概况。


  院北三间为“戟门”。“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戟门”寓有庄严威武之意。过“戟门”进入文庙的第二个大院,此院是文庙的中心建筑。北面正对“戟门”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此殿墙高壁厚,梁雕画栋,檐牙高啄,体态雄浑,颇具气势。它的结构体现了元代建筑“明三暗五”的特点,也就是说,明看三间,实际是五间。“大成殿”是列放孔子“大成至圣先师”牌位的地方。院东西的建筑分别是“东庑”和“西庑”,是古代放孔子七十二贤弟子牌位的地方。院西南的这棵古柏,俗名叫“五子登科”,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棵古柏约1500年左右的历史。殿前的龙杆共三节,中间一节的下面为御道,也就是皇帝经过的地方,据说新科状元可以走一次。清乾隆二十六年,韩城出了一位状元叫王杰,他曾经在御道走过一次,其它文武官员只能在御道两边走过。


    出了角门,过了马道巷,进入文庙第三、第四院落,这两院是古代的学宫。“明伦堂”建于明洪武四年,上挂“师道尊严”四个遒劲、浑厚的大字匾,此堂是释经讲道的场所,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堂里分别设有东西碑林,院东西分别为“掌酒司”、 “典库司”,是古代存放祭品的地方。


    穿过“明伦堂”进入文庙的第四个院落。来到“尊经阁”下,“尊经阁”基地四周砖砌而成,中间夯土而添,地基高丈余。“尊经阁”为重檐歇山顶,结构宏伟,檐翅脊耸,椽绿柱红,富丽堂皇,这是古代收藏经书的地方。站在楼基之上,临高而望,环绕而行,韩城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天水古城——羲皇故里一画开天

    :天水古城,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古城西北面的卦台山,...

  • 红色圣地夜景迷人

    甘肃省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因红军长征会师于此而闻名。夜幕降临后的会宁,宁静...

  • 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的朗县

    朗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位于朗县位于林芝地区西南部,地域面积约4106平方公...

  • 神秘古城疏勒:古丝路军事要塞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传递着人类文明,也形成了无数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

  • 甘南赋

    地处中国西北之一角,身居九曲黄河之一弯;古通丝绸之路,开辟唐蕃古道;据守中原...

  • 雅江县风光

    至2011年底,雅江县辖区面积7681.5平方公里,辖4个片区、1个镇、16个乡、113个行政村、...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