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溯源

时间:2012-04-12 12:09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在古代,中原的汉族人惯将居住在我国北方和西域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因此,对凡是来自于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乐器,都一概统称为胡琴。而今天,我们习惯只指二弦的弓弦拉奏乐器为胡琴了。胡琴的产生、流传和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史料和杨荫柳先生的考证,早在唐代就有用竹片在两条弦中间拉奏磨擦发音的奚琴,是胡琴的前身。陈旸《乐书》云:“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而弦间似竹轧之,至今民间用也。”

   由此可知,它是为我国当时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奚部”所创造,故曰奚琴。有人认为,当时奚琴并非拉弦乐器,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诗曰:“奚琴本书奚琴乐,奚虏弹之双泪落。”可见这种乐器还有感人的力量呢!但奚琴是今天胡琴前身和雏形的论点,却是大家一致公认,并没有非议的。

  奚琴也称作嵇琴。孟浩然《池亭诗》曰:“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过。”《事林广记》云:“嵇琴本嵇康所造故名嵇琴,二弦心竹轧之,其声清亮。”说嵇琴者很可能是“嵇”、“奚”谐音误传,理应为奚琴。说是嵇康所制证据不足,乃属之推理,不过伪托故人的一种说法。因为嵇康其人是魏末晋初著名的音乐家,又善琴技,是当时非常出色的演奏家。嵇康还是作曲家,创造了不少的琴曲。所以,人们以嵇琴为奚琴,可能与嵇康的音乐生平有关。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虽然仍用竹片擦弦发音,但演奏技巧和乐器构造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演奏家,宋代沈括《补笔谈》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熙宁年间(1068—1077年),有一位名叫徐衍的教坊乐工,善拉嵇琴,在一次由文武百官参加的宫庭宴会上,他独奏嵇琴时突然断了一根弦,但为了不影响听众的情绪,并没有因此停下来更换琴弦,而是在仅剩的另一根琴弦上坚持将乐曲演奏到结束,他高超的演技受到了人们的称赞。从此,这种独特的演奏方法为大家所承认并流传了下来。

   到了宋代,以马尾为弓的马尾胡琴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到中原一带。这时胡琴一名基本上已成为拉弦乐器的专用名,奚琴一名便渐渐被胡琴二字替代。胡琴指弓弦乐器,最早见于《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以弓泪之,弓之弦以马尾。”之所以改竹片为马尾,显然与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分不开。在游牧生活中,马尾随手可取,远比竹片来得容易。马尾弓的使用丰富和加强了胡琴的艺术表现力。它的基本形状和我们今天的胡琴样式已相距不远。现在民间通称胡琴,是琴杆上部设有木轸,下部有琴筒,蒙蛇皮、蟒皮、薄木板等做共鸣膜,左手按弦,右手持马尾弓拉奏的乐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自作《凯歌》:“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辞源》胡琴条云:“乐器,以竹弓张马尾,纳两弦间,轧之发音。”《马可·波罗行记》也生动地写道:“鞑靼人又有一种风格,当他们队伍排好,等候打仗的时候,他们歌唱和演奏他们的二弦琴极其好听。”这些史料说明了在元代,胡琴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在明清时期,胡琴随着各民族、各地区音乐的不断发展,又经过无数演奏者的实践和不断改进,演变成多种形制拉弦乐器。如二胡、板胡、京胡、坠胡、椰胡、马头琴、艾捷克等,大大丰富了我国民族乐器的种类和色彩。现在,胡琴已广泛应用于地方戏曲伴奏和民间音乐合奏、歌舞伴奏,由于它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誉。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在太原遇到敦煌,如此耀眼!如此灿烂!
  • “丝路敦煌”文化艺术展在上海开展
  • 深藏在敦煌壁画中的“绝世武功”
  • “从犍陀罗到敦煌——犍陀罗佛像艺术展”在敦煌开展
  • 建在唐代还是宋代?一枚铜钱揭开北庭故城秘密
  • 玄奘曾在白杨沟佛寺讲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